北大经济学院“金工首席谈”系列讲座第33讲 | 刘凯:以基本面量化追寻投资价值

2025年3月25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和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在经济学院107会议室联合举办了“金工首席谈”系列讲座第33讲。招商证券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刘凯先生应邀作了“以基本面量化追寻投资价值”的主题报告。讲座由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执行主任黎新平博士主持,40余名师生参与研讨。


图片

刘凯作专题报告


刘凯以自身在中国人民大学的求学经历为切入点,讲述了他选择基本面量化投资路径背后的思考与个人偏好。他表示,从投资的第一性原理出发,理解价值投资的核心逻辑尤为重要。


刘凯详细阐述了估值因子的内涵及逻辑,指出股价上涨主要源于两个因素:一是净资产价值的增长,二是估值水平的提升,而基本面投资侧重前者,即以ROE(净资产收益率)相关指标为核心。这一投资逻辑与主动型基金经理的理念高度相似,因此基本面量化也被称为“主动量化”。他以经典的P/B-ROE模型为例,深入探讨了log(P/B)与ROE之间的线性关系及其在实际选股中的应用价值。


刘凯具体介绍了三种成熟的财务估值因子:首先是BP因子(账面价值与市场价值之比),该因子在重资产行业表现突出,但需注意规避“破净企业陷阱”和行业中心化问题;其次是PE市盈率因子,尽管短期波动较大,但可以通过估值中枢稳定性指标来优化选股效果;第三个是PCF市现率因子,这一指标在自由现金流丰富的市场更具优势,虽然当前A股市场整体表现尚不理想,但仍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此外,他还分享了构建“估值-盈利”股票池的经验,先以ROE筛选优质企业,再利用估值因子进行低估值选股。


在财务健康指标体系构建方面,刘凯特别指出了A股市场ROE在零轴附近存在明显跳跃的异常现象。通过分析,他认为这与退市新规下上市公司的财务操纵激励增强相关。刘凯具体介绍了在审查财务报表过程中,运用专业方法有效识别潜在财务操纵行为,包括从空间和时间维度分析虚增资产行为,如虚增现金和虚增应收账款的识别技巧。


图片
图片

交流互动环节


在交流互动环节,针对同学们提出的A股风格切换及价值投资有效性的问题,刘凯表示长期有效的均衡策略确实存在,但更适合作为底仓策略。同时,他还提到机器学习技术在基本面量化中的应用与挑战,表示投资本质不会改变,基本面投资始终是寻找长期价值的核心原则,而机器学习策略的可解释性对投资者的坚持尤为重要。


讲座最后,黎新平博士对刘凯先生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图片

黎新平为主讲人颁发讲座纪念牌


主讲人简介

刘凯,中国人民大学硕士。9年量化策略研究经验,擅长研究方向为量化选股、FOF和CTA。先后任职于深圳道朴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以及北京和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曾任量化策略经理。券商研究所工作先后任职于国信证券以及国投证券,曾任量化首席分析师。作为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曾获2021、2022、2023年新财富金融工程方向第5名、第1名、第2名。现为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金融工程组量化首席分析师。


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简介

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是依托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搭建的研究和教学平台,致力于推动量化投资、金融工程、大数据金融以及金融科技方面的学术研究与实践应用,实现学术界与金融业界良好的互动交流。


实验室聚焦于运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计算金融、大数据以及机器学习方法进行量化金融的研究,以数理化方法探讨金融市场的规律。实验室的目标不仅仅是推动金融工程等学术领域的前沿研究,同时也推动量化金融技术在教学、投资实践、金融监管以及金融政策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实验室课题研究包括:量化基本面、金融科技及AI、市场交易行为、高频数据、风险预警与管理。



供稿:北京大学金融工程实验室

美编:初夏

责编:度量、雨禾、雨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