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税加出大窟窿!特朗普民调暴跌,美国股市被吓崩,而中国淡定反制

2025年2月1日,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基于《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10%的关税。近日,美国政府抛出所谓“对等关税”计划,拟对所有贸易伙伴加征关税。美国东部时间4月7日,美方决定征收“对等关税”威胁进一步对华加征50%关税,此次美国加征关税的国家数量是特朗普上任以来最多的,覆盖范围最广的,不仅包括中国、越南等发展中国家还包括欧盟、韩国和日本等与美国关系较好的发达国家和地区。

“单边主义”尽显“美国优先”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精准服务于“美国优先”战略,近年来,新冠疫情和俄乌冲突凸显了供应链完整的重要性,各国对于制造业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美国也不例外,“制造业回流”就是前奏。而中国是制造业产业链最完整的国家,美国认为只要加征对华关税就可以推动本土产业回升,美国国内的民粹主义情绪也比较严重,将就业和不平等问题归咎于政府不作为。特朗普趁机“拿回那些中国人偷走的机会”,对其他国家加征关税特别是对华加征关税可以使美国民众感到被保护。

美国加征关税是特朗普“单边主义”的表现将对全球经济和地缘关系产生影响,同时也加强了美国对于自身地位的幻想。一方面,普遍性关税将给本来就下行的全球经济带来打击;另一方面,此次加征关税,大国已表现出明显的对抗态度,中国商务部表示将坚决采取反制措施维护自身权利,欧盟表示也可以对美征收25%关税。上一任期,同样的加征关税导致了美国国内债务激增,通货膨胀加剧,也间接导致了特朗普下台。

此次大规模加征关税,是美国独自脱离全球世界贸易体系的不理性举动,不但不会导致“美国优先”反而会导致“美国孤立”,不顾后果的政策,只会使美国衰落速度加快。

图片 

特朗普为何“全球征税”

美国想通过所谓报复性关税规范进口,纠正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修补制造业空心化的问题,也就是说,凡是涉及到美国制造业进口的产业链所在国家都有可能被加征关税。其中,汽车和半导体等电子产业是此次贸易战中特朗普最为关注的产业,所以本轮关税工具打压主要涉及美国盟友和美国跨国公司。日本、韩国、德国和加拿大是美国汽车进口的主要来源国,对日韩分别征收24%、25%的“对等关税”,可见美国的政策并不会对其盟友手软,美日之间甚至出现了不可妥协的局面:特朗普坚称日本在汽车贸易上占了美国大便宜,并对媒体表示,日本需要开放市场。

而以半导体为代表的电子产业多集中在东亚和东南亚地区,产品供应链和组装链部分涉及的国家和地区有柬埔寨、老挝、越南、缅甸和印尼等国家,这几个国家是“对等关税”制裁名单上征收税率较高的国家。但电子产业链布局较为复杂,且东盟内部有关税保护,不能通过简单短期的关税制裁就让这些产业链回流,遭受打击的只有科技企业本身,所以英伟达、苹果、Meta等跌逾10%,上周股市出现了大震荡,微软称因国际形势因素将会考虑撤出中国市场。

特朗普希望通过全球征税将国内的压力疏解给国际社会,大家的损失即为美国所得,依然保持着“零和博弈”的思维。但今时不同往日,不管是美国盟友还是新兴经济体,经过疫情和国际冲突的考验之后,韧性都比四年前更加坚强,美国若执意加征“对等关税”,世界必然“群起而攻之”。

图片 

一意孤行的特朗普面临民意危机

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出台之后,引发股市暴跌,多所分析机构下调美国经济增长预期,多份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信心正逐渐转为质疑。路透社与益普索的联合民调显示,截至4月2日,特朗普的支持率降至43%,为上任以来最低水平

在特朗普上任的第一个月内,其支持率曾上升至53%,为任期内峰值。在上任初期,特朗普承诺大规模驱逐难民,推动修筑边境墙。移民问题一直是美国本土民众关注度较高的问题,这一措施使得美国民众对特朗普的好感提升,符合民众想要政府严格管控难民的需求。在俄乌冲突问题上,特朗普在竞选时曾提出“上任24小时之内停战”,虽然这一口号非常振奋人心,但是战争并不是容易结束的。但这却并不意味着特朗普是一个“失信于民”的人,从上任开始就着手谈判,率先与俄罗斯取得共识,与乌克兰进行谈判。对于目睹长期战争之后疲惫的美国人来说,终止俄乌冲突是心之所愿。

但美国民众最关心的问题不是移民有没有减少或是战争有没有停止,最关心的是经济水平有没有提高,生活质量有没有变好,社会压力有没有缓解。在即将看到曙光之时,特朗普突然宣称加征“对等关税”,这意味着美国股市会出现悲观情况,美国民众不得不承担通货膨胀的风险,而上一个四年,美国的经济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的好转,这对于美国民众来说是雪上加霜,叠加马斯克领衔的“政府效率部”在没有完成削减政府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就准备原地解散,美国民众再也无法接受特朗普的“空口承诺”。

图片 

中国将淡定“迎战”,反对“关税霸凌”

此次美国加征“对等关税”,短期内对全球必然是一种冲击,可能会抑制双边、多边贸易,对国家出口造成负面影响。此时各个国家的积极应对就显得尤为重要,多个国家纷纷指责美国并表态: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表示如果欧美双方谈判失败,欧盟正在准备进一步的“对抗措施”;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欧洲对美国的反加征关税措施即将分两轮进行;加拿大已向世贸组织提出申诉。

“对等关税”面前,中国是第一个坚定表明要反制美国加征关税的国家。无论是应对经济危机还是关税战,中国都非常有经验和底气。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持续维持在30%左右,无论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还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都为全球经济稳定发挥了关键作用。中国目前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产业体系,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完全具备应对突发危机和挑战的坚实基础和强大韧性。在上一轮的关税战中,中国也没有知难而退,而是迎难而上,对美国部分产品也实施了加征关税的措施,并且开始构建“国内国外双循环体系”来保证中国的经济活力和秩序。中国始终是全球经济的稳定锚和避风港,无论美国怎么打,中国始终保持开放,坚持多边主义,改善经济循环,这是中国应对贸易战最大的底气。

图片 

贸易战没有赢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联系,不可能靠“脱钩断链”和“加征关税”就能实现本国的经济繁荣,贸易逆差和顺差都是经济的普遍现象,美国不能因为调整逆差就破坏其他国家的发展。世界经济的平稳发展离不开每个国家的努力,而美国采用的单边主义,在2018已有教训,如果美国依然坚持滥用关税制裁,也必将重蹈覆辙,终将会让美国陷入自我反噬的恶性循环。

作者 | 杨晓雪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