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朗普在4月7日,要求中国放弃对美国商品增收34%的反制关税,否则就再次增加50%关税的说法,商务部不出预料地给予强硬回应,这也已经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国内的反应很坚决
特朗普在第一次任期内的2018年3月1日,宣布对中国出口的钢铁和铝材加征关税,拉开了大戏序幕。一般认为,到当年7月6日美国宣布,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收25%的关税,是贸易战的真正起点。到2021年1月拜登上任时,美国政府已经对大约34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收关税,而国内也针对近2000亿美元美国商品,反制性征收关税。
拜登上任之前,一度表示将取消关税,但实际上四年内基本延续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甚至在2024年大选前,刻意对中国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加税。而在这四年里,波音客机在中国市场占比持续下滑,最终被空客成功反超。
▲拜登并没有实现上任前的承诺
特朗普第二次任期伊始,就再度调高对中国商品关税,并且是不再计算分类的普征,到目前为止总计是54%。国内相当果断地进行连续反制,其中以最近这次数字最高、范围最广。特朗普则试图以“再加50%关税”,逼迫国内取消。
问题在于,过去长达7年的交手,已经证明美国加关税政策,远不足以动摇中国制造的地位。特朗普仍然指望“再加50%关税”,迫使我们让步,显然是不可能的。
此外,越南贡献出大幅削减对美国汽车、能源和农产品关税的诚意后,却得到了美国对越南镀锌钢材增收88%关税的回报。而特朗普贸易顾问纳瓦罗更是公开表示,“越南做得远远不够”,也展示了美国的胃口。
▲越南目前损失惨重
因此,在咄咄逼人的美国面前,妥协是没有意义的。特朗普的“对等关税”政策里,对其他国家零关税的优待,只可能特供给几个特殊盟友。其他像越南这种国家,在“零关税”的诱惑下,一步步妥协,一次次让步,但最终永远也无法享受这种待遇。
国内如果对这次34%的反制关税做出让步,那么特朗普就会进一步要求更多的让步,因此,这个口子万万不能开。七年前孤军奋战的艰难场面都撑下来了,现在加拿大和欧盟也加入战壕,国内更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经验,能游刃有余地应对美国加税政策,又有什么好担心的呢。
此外,如果说54%还有人心存侥幸的话,那么104%是真的足以打消任何其他想法。当外部压力足够大的时候,就会促成内部的齐心协力,这是亘古不变的原则,现在也不例外。
▲欧盟已经加入战壕
不管怎么看,特朗普这次“再增50%关税”的表态,都是很突兀的。国内则不管特朗普背后谋划如何,都按照惯例给予强硬回应。现在特朗普倒是真有点骑虎难下的感觉,因为如果真加了50%关税,而其他国家又不加,其实还是4月2日前一枝独秀的局面,意义很小。但要是偷偷把这句话咽回去,后面再想和其他国家谈判,迫使他们妥协,难度就比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