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31

评论

191

245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奥巴马曾在自传中坦言:2008年时,便发现美国难以同中国公平竞争

2025年4月2日(当地时间)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

同时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数十个其他国家和地区在10%基础上加征更高关税。

其中,美国对中国征收的“对等关税”税率为34%。

对此中国强硬反制,直接以34%对34%。

图片

事实上,关于中美力量,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早就给出自己的意见。

2008年是全球经济的重要分水岭。

这一年,美国深陷金融危机,经济增长停滞,制造业持续流失。

而中国却凭借稳健的政策、完整的产业链和强大的制造能力,在全球经济中快速崛起。

图片

这种鲜明对比,不仅让全球经济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也让美国开始重新审视中美之间的竞争。

美国第44任总统奥巴马在自传《应许之地》中坦言,如果没有金融危机的束缚,我本可能在中国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做法。图片

图片

图片

他的这句话,既反映了美国长久以来的结构性问题,也揭示了中国经济崛起对全球格局的深远影响。

美国经济的结构性困局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逐步进入“去工业化”阶段,许多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生产线外迁至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

中国抓住了这一机会,通过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和政府支持迅速成为“世界工厂”。

图片

根据IHS Global Insight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占全球制造业产出的比值第一次略高于美国,成为全球最大制造国。这种制造业流失不仅让美国失去了大量就业岗位,也让其经济结构日益空心化。

据观察者网,2000年至2010年间,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净减少约560万。

而与此同时,中国不仅吸引了大量全球企业,还通过完善产业链从原材料到加工到组装实现一条龙服务。

这种效率让美国企业难以匹敌,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工业竞争力。

图片

贸易方面,美国的困境更为明显。

2008年,中美贸易逆差达到2680亿美元,美国自中国的进口商品以机电产品、家具玩具和纺织品及原料为主。

而美国的出口大多集中在农产品和部分高科技产品上。

贸易逆差的持续扩大,使美国本土企业不得不面对来自中国的强大竞争,同时也让中国积累了巨额外汇储备,为其后续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中国崛起与全球金融危机的不同命运

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遭受重创。

图片

次贷危机引发房地产市场崩盘,银行倒闭、企业破产接连发生,股市暴跌让大量家庭财富蒸发,失业率飙升。

根据中经数据,美国当年的GDP增速为0.11%,经济几乎陷入停滞。

相比之下,中国展现出了强大的经济韧性。

尽管全球危机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但中国迅速推出了规模宏大的4万亿人民币经济刺激计划,集中投入于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升级。

这些措施不仅帮助中国在短期内稳定了经济,还为其长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图片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8年,中国的GDP增速保持在9%左右,远高于美国。

同时,中国继续巩固其制造业和出口优势。

全球金融危机不仅没有阻碍中国前进,反而成为其进一步崛起的契机。

奥巴马政府的应对措施

面对中国的快速崛起和美国国内的经济困境,奥巴马政府采取了多项政策措施,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首先是经济刺激政策。

图片

奥巴马推出了7870亿美元的《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推动新能源发展和教育改革来刺激就业率。

这些措施在短期内帮助美国摆脱危机,失业率逐步下降,但并未解决美国制造业流失和贸易逆差等深层次问题。

制造业的回流进展缓慢,贸易逆差依然居高不下。

其次是贸易政策。

为了减少中美贸易逆差,奥巴马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关税,包括轮胎和钢铁,但收效有限。

中国的低成本商品依然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美国本土企业难以扭转局势。

图片

同时,奥巴马试图通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拉拢亚太国家,限制中国经济的扩张。

但TPP在国内受到巨大政治阻力,最终未能实现其预期目标,甚至在特朗普政府时期被彻底废除。

此外,奥巴马政府加大了对科技研发的投入,尤其是在新能源和人工智能领域,希望重夺技术制高点。

但中国在通信设备、5G技术以及AI领域进步迅速,逐步缩小了与美国的技术差距。

图片

这使得美国的科技优势开始面临挑战。

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

2008年之后,中国的崛起不仅改变了中美之间的竞争态势,也深刻影响了全球经济格局。

在亚太地区,中国的经济影响力迅速扩大。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进一步加强了与周边国家的经济合作,而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主导地位则逐渐被削弱。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也出现了变化。

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等多边机构中,中国的声音越来越大。

图片

随着全球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中国的角色愈发重要,而美国则试图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和军事存在来弥补经济上的劣势。

结语

奥巴马的自传中透露出的判断是深刻的,美国在经济上难以与中国公平竞争,既是2008年金融危机带来的直接结果,也是更长期的结构性问题所致。

中国的崛起不仅让全球经济格局发生变化,也让美国意识到,这场竞争是一场长期的博弈。

尽管奥巴马政府试图通过多种政策应对,但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未来中美之间的经济竞争将继续影响乃至重塑全球经济的走向。

参考资料

环球网:《奥巴马回忆录谈中国时纠结又拧巴,专家:美政界对华心态的典型体现》

前瞻产业研究院:《2004-2019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变化》

观察者网:《朱 颖:美国经济复苏为何失业率居高不下?》

新华社:《瞭望|美债“庞氏骗局”还能持续多久》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