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清明档总票房报收3.78亿元,观影人次超928万,但与2024年清明档8.42亿元相比,暴跌55.1%。
2.今年清明档缺乏“领头羊”爆款大片,头部影片类型与市场适配度一般,中小体量影片难扛市场大旗。
3.2025年清明档票房前三名的影片,占据档期总票房的67.7%,其中《我的世界大电影》以1.05亿元拿下档期票房冠军。
4.然而,今年清明档新片整体呈现“高排片、低转化”的特征,缺乏大众向爆款,市场被中小体量影片主导。
5.清明档票房失利,警示电影行业需重视“内容为王”的逻辑,五一档将成为检验市场复苏的关键节点。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分析近10年的清明档不难发现,票房相对较低的三年,都有特殊情况:2020年影院停业;2022年清明档受疫情影响较为严重;2023年清明只放假1天,其余几年均为3天。
如果把今年的票房成绩,和2021年、2024年清明档对比,会发现差距巨大。
21、24年的清明档都曾创造过3天票房超8亿元的成绩,而这两年的单片票房冠军《我的姐姐》(3.78亿)和《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3.9亿)都是3亿以上的大片。
2024年的清明档期票房最高,《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3.9亿)与《哥斯拉大战金刚2》(2.37亿)两部新片合计贡献74.4%票房,影片类型多样,更能覆盖全年龄段观众。
综合来看,今年中小体量影片扎堆清明档,虽然拉动了整体大盘的票房基数,但缺乏单片3亿级别以上的票房爆款,导致市场整体热度不足。
如果除去特殊的2020年、2022年和2023年,把目光放到最近10年可以发现,今年清明档可以说是近10年来票房表现最差的清明档,甚至还不如2015年5.22亿的票房。
清明档中,排场效益(B值)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我的世界大电影》B值1.4(排片20.5%),但平均上座率只有6.7%,票房潜力已基本释放。《哪吒2》B值1.5(排片12.7%),观众对这部老片仍有观影需求,但影片票房潜力已释放到尾声阶段。
《不说话的爱》B值0.8(排片17.2%)场次过剩,供过于求;《机动战士高达》B值0.6(排片5.8%),排片资源浪费;《阳光照耀青春里》B值仅0.2,排片虽低,但场次仍明显过剩。
【排场效益是指影片票房占比与影片场次占比之间的比值,B值在0.8-1.2之间为正常区间,低于0.8说明场次过多,即供过于求;高于1.2则说明场次较少,即供不应求】
清明档和拥有长假的春节档、国庆档不同,被业界视为“中小体量类型片试验场”,但今年新片的这场“试验”,显然不算成功。
多部新片整体呈现“高排片、低转化”的特征,垂直类型过于扎堆,缺乏大众向爆款,市场被中小体量影片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