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国防报·中国军号
本报讯 姜林、记者马嘉隆报道:不久前,家住河北省南宫市的秦兴荣收到一份来自四川省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的礼物——《泸州烈士英名录》。翻开这本红色封皮的册子,他的三爷爷秦玉庭烈士的革命往事一一浮现。
秦玉庭,河北南宫人,1944年参加革命。1947年,他在鲁西南战役中身负重伤,半年后再次投身革命,在淮海战役中又一次负伤。1950年,秦玉庭任古蔺县三区区委书记期间,在一次执行剿匪任务中壮烈牺牲。
这本《泸州烈士英名录》由泸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组织人员历时两年编纂而成。全书共约55万字,详细记录了出生于泸州或牺牲在泸州的2788名烈士籍贯、安葬地及革命事迹等信息。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数以千计的泸州儿女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献出宝贵生命。由于很多革命烈士牺牲时间早、史料留存少,加之烈士亲属战友去世等因素,很多烈士的事迹被尘封在历史深处。”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罗宁介绍,为留存这份红色记忆,2023年3月,泸州市启动烈士英名录系统梳理及编纂工作。
“我们通过查询地方志、到烈士陵园实地考证、寻访烈士家属等方式,广泛收集整理烈士事迹。”罗宁介绍,为让名录内容详尽、准确,他们先后对5000余份纸质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包含46篇传记、14封家书、8部回忆录在内的资源库。
事实上,这项工作复杂而繁重。名录编纂工作人员李懿告诉记者,由于原始资料散落于不同机构、地区,不同文献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可能会与烈士原始档案有出入。据此,该局进一步规范烈士信息分级管理机制,先后梳理出200余条存疑的烈士信息,联合多家相关单位组建专项工作组,在档案互证、实物佐证、口述印证基础上,实地走访多处战斗遗址、烈士陵园,对存在史实分歧的烈士信息进行逐一核准。
一次,在录入手写档案时,李懿发现,罗楷荣和罗跃荣两位烈士,除了姓名不同外其余信息高度一致。为此,李懿反复查验档案信息,多次走访烈士后人,终于在众多文献档案中找到1983年革命烈士证书换证登记表,最终认定罗楷荣、罗跃荣系同一人,并确认烈士姓名为罗楷荣。
2024年12月,名录编纂工作完成。该市各区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陆续将装订成册的名录送到烈士家属手中。“哥哥张俊明自1949年离家后,音讯全无。”烈属张代良抚摸着名录说,“如今,我们知道哥哥为革命牺牲,这很光荣,希望后人记住他的名字,也能了解他的事迹。”
“对英烈最好的纪念,就是弘扬他们的崇高精神,接续奋斗、勇往直前。”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介绍,下一步,他们将充分利用《泸州烈士英名录》这一成果,在全市深入开展烈士事迹宣传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烈士事迹,传承和弘扬英烈精神。
(国防报·中国军号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