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拜托你把衣服穿正,不要歪扭扭的,你都这么大了,还是个小孩吗?”要知道,当他们还是小宝宝时,真的是怎么看怎么可爱。可是,等娃大一点,比如上了小学之后,这一切就开始变了。催孩子睡觉,催孩子起床,催孩子出门,催孩子写作业,催孩子睡觉……有一位妈妈留言说,有一天,孩子凑到自己身边,小心翼翼地问:“妈妈,我能不能去同学家玩一会?”还有一次,孩子捉了一只螳螂回家,开心地跟自己展示。“妈妈,快看,这是我刚刚在路上抓的,我要做成标本,你看它的这些锯齿。”“我知道了,说了不看了,你不要磨蹭了,总是找理由拖延时间,不写作业。”“难道我长大了,你就不陪我了吗?就只有不停学习你才开心吗。”她说听到孩子的话很震惊,开始反省这个问题,发现自己错过了孩子很多的好时光。要知道,一个成年人肯定不会因为抓到一只螳螂而欢呼雀跃。可在成人眼里,却觉得孩子这样是不务正业——没有把时间花在学习上。家里的老人说孩子真的不懂事,妈妈生日也出去玩,都不回家吃中饭。我自己内心也是觉得她真的贪玩,如果再努力一点,可以上更好的高中啊。可不知情的大人却会草率地下结论,说她贪玩,不懂事。而且,很多缺点本身并不是缺点,只是我们大人不理解孩子,而产生的误会。可能他有时是在玩,但没玩的时候,你也说他玩,他肯定会跟你急眼。看到孩子的需求,看见孩子本心的父母,内心保留着童心的成人,才能更了解孩子,更好地教养孩子。丰子恺“教养孩子,只要教他永远做孩子,即永远不使失却其孩子之心。
面对孩子的作品或者行为,为什么不去欣赏,不去体验,反而逼着孩子,催着他匆匆地放弃这样的感受,而去写作业,搞学习。有不少妈妈问我,一年级的孩子喜欢读搞笑的书,或者三四年级的孩子爱读电子图书,要不要禁止。在没有亲自体验或者弄清的情况下,不要贸然禁止或者干预孩子。比如孩子读的那些书,到底是什么内容,是不是可以去找点时间读一读?然后再做判定,如果里面三观不正,含有暴力或者其他不适合孩子读的内容,那肯定要干预。不过,当你真的有耐心去读的话,很多时候会发现事情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台湾散文家林海音曾说:每个人生理上的童年终将消逝,但心灵的童年总会伴随终生。童年并不遥远,我们当下陪伴孩子成长的每一天,就是孩子正在经历的童年。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售中,点击下方小程序可参团购买,谢谢支持,一起成长。
你好,我是二胎奶爸,家有“恐龙专家”小小鱼和“车车迷”小小谦,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回家全职带娃。
201:请尊重孩子的磨蹭,大部分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202:致每个陪睡的妈妈,全世界欠你一个拥抱
203:跟孩子哭穷,到底有多可怕?
205:内心强大的孩子是什么样子?
206:家有男孩,请好好“说话”
207:好好爱那个发脾气的孩子
117:养男孩,三岁时需要一个关键转变!
118:千万不能错过孩子阅读的黄金十年!
120:爸爸,决定一个家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