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版“斗地主”下场:马斯克黯然辞职,商业精英终究斗不过政治豪强

AI划重点 · 全文约2575字,阅读需8分钟

1.美国企业家马斯克宣布计划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职务,旨在削减1万亿美元政府开支。

2.政府效率部成立未经国会批准,可能违反《联邦咨询委员会法》,引发合法性危机。

3.尽管特朗普表示惜才,马斯克表示将竭力完成目标,但政府效率部的危机难以避免。

4.特朗普政府面临多重危机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要应对国内外的双重挑战。

5.马斯克在政府效率部改革中的角色深度,或许只有特朗普本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当地时间3月31日,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多家外媒报道称,马斯克宣布计划于5月底辞去美国政府效率部(DOGE)的职务。

马斯克3月27日对福克斯新闻记者表示,他相信自己能够在“规定的时间框架内”,也就是在5月底卸任之前,完成削减1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目标。

当被问及马斯克管理政府效率部的任期即将结束后会发生什么时,特朗普在白宫对记者说:“只要我能,我就会留住他。我喜欢聪明人。”

图片

美国华盛顿特区《The hill》报纸报道马斯克即将辞职 

“政府效率部”已突破美国政治正确底线

在美国的政治正确里,“自由”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自由”也赋予了总统极大的权力,但当“自由”的边界被触犯,“自由”就成为“肆意”。政府效率部自诞生之日起就存在“合法性”危机,美国官媒指出,政府效率部成立未经国会批准,可能违反《联邦咨询委员会法》。并且随着部门工作的开展,马斯克团队访问了财政部、国防部等关键数据,却未经参议院确认,引发民众和其它政府部门对权力制衡失效的担忧,进一步加剧合法性危机。

即便特朗普表示“惜才”之意,马斯克表示将竭力完成目标,也难掩政府效率部的危机。马斯克成为特朗普政府的关键助手的起始阶段,是相信马斯克能够挽救联邦政府颓势,能更加“自由”地为纳税人着想,而时至今日,“政府效率部”的效率令人堪忧,特朗普上任两月有余,不仅削减开支的目标仍未达成,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危机。

政府效率部的反复不得不让美国民众开始反思,自由是否已经变成“随意”的代名词,美国政府与政治的权威还能不能维护“政治正确”,不少美国人已经被所谓的政治正确搞得筋疲力尽,无论是“自由”“平等”还是“多元”,都已经沦为政党利用、互相攻击的工具。

图片 

精英政治的内在矛盾与反叛性

特朗普启用马斯克的深层动机,不仅在于其商业影响力,更期望借助“企业家思维”重塑政府运作。其实质是利用经济精英来管控政治精英,但正如抗议者的标语“马斯克可以殖民火星,但无法重塑华盛顿”。

马斯克团队在130天内裁撤3万公务员、关闭6个联邦部门,虽节省1300亿美元开支,但导致公共服务瘫痪。马斯克揭露国会议员“年薪20万却坐拥2000万资产”的现象,推动白宫出台“四月反腐新政”,要求官员按季公示资产。此举触动政治精英神经。

精英政治下的民主政治实质上是精英之间相互利用制度进行彼此的制衡,看似造成的对立不过是政治斗争的手段。而在特朗普第二任任期内,他明显获得了高科技、金融-工业复合体的支持,也就是说,特朗普执政期间必然会将资源和利好政策倾斜给这些行业和企业。

分蛋糕的人来制定分蛋糕的规则,结果只能是蛋糕将掌握在分蛋糕的人手中。在精英统治的社会中,公平只是调节社会矛盾的工具,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之间本就存在着巨大的差别和价值矛盾。马斯克与联邦政府官员的薪资水平相差甚大,不仅会制造政治精英与经济精英的对立,更会让民众对政府更加厌恶。这就是精英社会的双重排斥性,既排斥底层民众,精英内部又互相排斥。

强人政治正在动摇民主灯塔

世界巨变塑造了政治强人,强人政治也在重塑世界格局。二战之后罗斯福、斯大林和丘吉尔把握着世界秩序的命脉,现在世界主要大国同样也呈现出强烈的强人回归路径,特朗普、普京和莫迪都是当前国际社会公认的政治强人。

特朗普再次登上总统之位之后就在不断地进行强权输出,这源于其对自身深深的危机感。一方面,美国虽然仍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强国,但其自身的自由主义已经极端化,让“白人至上”的美国民众产生了失望。

另一方面,中国不断崛起,在制造业和高科技领域迎头赶上。特朗普两次选举都是依靠底层民众取胜,不论是出于自身的表演型人格还是出于对选民的承诺,抑或是面对世界格局变化的担忧,特朗普都必须做出一些成绩来证明自己。美国近年来的反常更加说明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和“东升西降”格局的逐渐涌现,美国不仅加紧了对俄、中两国的战略施压,在盟友关系间还呈现出了“美国优先”的色彩,国内事务上一反常态推举出了特朗普这位反建制反传统的“大众”总统,在试图干扰国际局面的同时加剧了自身的混乱,美国自乱阵脚也是大变局的关键一环。

强人政治之下更容易导致总统的非理性决策,权力过分集中会损害“三权分立”的民主程序,武断地决策更会招致其他国家的不满。“强权即一切”的规则,最终会让美国失去其多年经营的“文明世界”的领导者地位。

 

图片 

特朗普急于在第二任期实现“让美国再次伟大”

政府效率部凸显了特朗普的改革决心和政治魄力,从俄乌冲突处理到政府效率部运作,均显现出特朗普2.0时代的迫切心态。特朗普政府为何如此急切?

当前国际环境较八年前已发生深刻变化:新冠疫情影响持续、地缘政治冲突频发、传统与非传统安全挑战交织。全球治理体系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压力,世界正处于发展方向的关键抉择点。特朗普政府面对的是多重危机叠加的复杂局面,需要应对的是国内外的双重挑战,他不得不以速度换时间。

据密歇根大学数据显示,美国消费信心已经连续三个月呈现疲软态势;特朗普的移民政策将加剧社会分裂;美国政治生态持续恶化,两党对立常态化。国际层面,特朗普政府的对乌政策引发盟友失望,国际信用严重受损。这说明,在美国国内,特朗普要是想要达到其宣传的“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口号,就必然要将国内矛盾转移到外部,不论是对中国增加关税还是不断地退出国际组织,其出发点和本质都是一样地,试图降低“自我责任”,以外安内。

美国国内正在经历一场政治变革,这场变革的核心在于重新确立总统的权力掌控,削弱建制派对国家治理的控制。但特朗普二次执政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政策实施空间与时间窗口均受压缩,不得不采取“猛药”求“奇效”。

政府效率部被寄予改革突破口的厚望,马斯克仅是这场实验的催化剂。只有让马斯克拥有持续的关注度,特朗普的改革阻力才能变小,从这一层面来看,马斯克的确是特朗普下的一步棋,因为“马斯克+特朗普”就是一张从未打过的王炸牌。

然而不管是泽连斯基的失望而归还是政府效率部“暂未提升效率”,种种现实都表明,特朗普及其团队还没有展示出足够的能力,对美国进行负责任的改革,“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目标的实现仍任重道远。

图片 

美国政府改革只能徐徐图之

围绕政府效率部的改革争议,实质是“大政府”与“小政府”模式之争,主要涉及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价值观碰撞、治理效率与制度稳定性的权衡,以及国家发展路径的战略选择。美国立国248年来,制度演进从未停止,争论也从未消失。

特朗普试图通过结构性改革寻求治理突破,同时探索国家发展的新范式。但历史经验表明,激进改革往往伴随风险,需谨慎平衡创新与安全。该阶段美国的债务危机已经成为特朗普政府执政的主要问题,这不仅涉及到经济更涉及到民生,“政府效率部”所承担的角色就是改革先锋。但能否处理好改革与平衡、效率与公平以及规划与实施的问题,是每一位改革者都要面临的问题。

图片 

纵观全球,国家实力提升从无捷径。美国当前改革若能成功,或将引发关于“技术治国”与“有限政府”的公共讨论。但马斯克在这场政治实验中扮演的角色深度,或许只有特朗普本人能给出确切答案。

(作者:杨晓雪)

|本文首发于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