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克兰军队利用无人机进行地雷战,提高了地雷的精确度和效率。
2.乌军开始使用传统地雷进行防御,但随后研发出更强大的餐盘大小反坦克地雷。
3.无人机将地雷布设在最具破坏性的地方,如敌后的道路上,使地雷战更具针对性。
4.除此之外,乌克兰还生产了看起来与真品一模一样的木制PPTM复制品,以增加排雷难度。
5.未来,无人机地雷战将无处不在,可能带来更广泛的战术和武器发展。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据美国《福布斯》网站4月3日报道,无人机改变了乌克兰的地雷战:监控无人机负责侦察敌后的行动,然后另外的无人机将布雷布设在最具破坏性的地方。正如俄军发现的那样,地雷已经从随机的危险变成了高效的精确武器。
乌军刚开始使用现存的地雷进行地雷战,但快速发展出了更强大的地雷,目前正在当地大规模生产。餐盘大小的反坦克地雷是一种传统的防御武器,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它们通常被布置在防御阵地前方的广阔的田野里,上面有铁丝网和警告标志。这种雷场能够减缓或阻止敌人的进攻,或者,某些地区可能会埋设地雷以将该地区封锁,将敌方的攻击引导到由己方反坦克炮覆盖的道路上。
地雷埋在地下是为了隐蔽,除非雷区是匆忙布设的,否则可能只是简单地放在地面上。这使得它们更容易被避开,但仍然保持了威慑作用。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战间开发了可散布的地雷。这些地雷的大小只是传统地雷的一小部分,车辆经过时会触发磁传感器。可散布地雷是由飞机或直升机投掷的,后来又由特殊的炮弹和火箭弹投掷。这使指挥官能够在敌人后方制造雷区,以阻止或引导行动,或只是为了造成敌方人员伤亡。苏联很快就推出了自己的版本。
这些地雷是随机分布的。一枚155毫米RAAMS炮弹(一种供应给乌克兰的榴弹炮)能够在200米宽的区域布设9枚地雷,坦克触发其中一枚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需要多发炮弹来制造一个密集的雷区,并产生更高的命中机会。
像俄罗斯的车载UMZ系统这样的专业工程车辆配备了可散射的地雷发射器,可以在几分钟内将数百枚地雷散布到100米的范围内,从而形成即时雷区。在乌克兰,我们还看到小型无人地面车辆或无人地面车辆被用作布雷车。但无人机将地雷战带入了另一个层面。
苏联于1960年首次装备的TM-62地雷重约20磅,其中包括16磅的炸药。俄乌双方都铺设了大量TM-62。这是一种简单、基本的武器,其效果依赖于蛮力爆炸。TM-62的威力足以摧毁坦克履带或炸毁车轮并使其无法移动,或摧毁较轻的车辆。
乌克兰的“巴巴·亚加”多旋翼无人机开始投掷经过改装的TM-62作为炸弹。随后,操作员尝试将TM-62作为地雷进行布设。它们可以被放置在履带式车辆留下的痕迹上,或者被放置在敌后数英里的道路上,从而具有很高的命中几率。任何被地雷困住的敌方车辆都会被侦察无人机发现,轰炸机和FPV会被派去攻击它。
其他乌军无人机操作员想要一种可以由FPV和其他小型无人机携带的轻型地雷。他们尝试了PTM-1S,这是一种由俄罗斯工程车辆发射或者通过集束炸弹来散布的地雷。PTM-1S仅重3磅,对轻型车辆有效,但缺乏TM-62的破坏力。开源情报分析师罗伊一直在追踪无人机布设地雷战况的演变,他指出,PTM-1S的液体炸药并不能可靠地摧毁坦克履带,它是一种反车辆地雷,而不是反坦克地雷,似乎已经不再受欢迎。
去年夏天,乌军的“马扎尔之鸟”无人机部队开始在夜间在敌后的道路上埋设地雷。俄罗斯军方社交媒体上充斥着警告和伤亡报告。俄罗斯地图显示,Krynky周围72公里公路网的每一段都埋有地雷。运送物资到前线的后勤车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摧毁。乌军首选的武器是10磅重的PTM-3,它比PTM-1S大得多,但设计更有效。它不是简单地依靠爆炸威力,而是采用了一种聚能装药的武器。PTM-3的四边都是线性聚能射孔弹药,引爆时,它会击穿正上方的几乎任何东西,整齐地切断坦克底盘或严重损坏轻型车辆。
这些地雷是在夜间埋设的,由于无人机的威胁,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高速行驶的车辆很难发现它们。“马扎尔之鸟”对他们的地雷战活动非常满意,并为乌克兰制造的PPTM版本发起了一场筹款活动。
为了使排雷更具挑战性,乌克兰人还生产了看起来与真品一模一样的木制PPTM复制品。这些复制品要轻得多,因此可以与真正的地雷混合使用。
无人机地雷战发展的下一步是PTM-L1地雷,这是一款直径4英寸、高2.5英寸、重约4磅的圆柱体。使其有效的是两端的凹形金属“透镜”。当地雷引爆时,透镜会转化为以极高速度喷射的金属块,称为爆炸成型穿透器(EFP)或自锻碎片(SFF)。EFP通常可以穿透相当于装药直径的装甲厚度,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它可以穿透四英寸的钢材,这足以穿过坦克的腹部装甲,甚至是最新的俄罗斯T-90M坦克。
仔细检查表明,PTM-L1是美国提供的M70火箭布设的RAAMS地雷的直接复制品。主要区别可能在于更现代的引信。据信,带有EFP弹头的简易爆炸装置源自伊朗,对驻伊拉克的美军来说尤其危险,造成了约196名美军士兵死亡。PTM-L1看起来像是一种工业产品,而不是工艺品,很可能正在大规模生产。
M-70在两端都有一个EFP“镜头”,因为它随机着陆,需要向上工作。PTM-1L复制了这一点,尽管由无人机放置意味着可以确保工作端指向敌人。下一代可能省去一个药罩并减轻重量。因为它是由磁性引信触发的,所以效果是不可预测的。
未来的地雷可能会配备更智能的传感器,用于精确打击,并防止地雷被无人机扫雷用一根金属线欺骗。战术也可能演变,分散布雷效率低下。无人机布雷可以将地雷精确地放置在需要的地方,可用于阻止对手的前进或后退,或切断他们的补给线。无人机可能会迅速用地雷包围任何静止的对手,并将其击溃。
反无人机武器和干扰器可以提供保护,免受无人机的直接攻击,并且可能会得到更广泛的部署。但随着无人机的打击范围扩大——据塔斯社报道,乌克兰FPV现在可以飞行达25英里——地雷间接攻击的范围也在扩大。未来,无人机地雷战将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