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A股、港股大幅低开怎么办?

本周,全球市场普跌。受清明假期休市影响,A股和港股跌幅较小;纳斯达克(-10.02%)、标普500(-9.08%)、日经225、胡志明指数、德国DAX、法国CAC40指数均跌超8%。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沪深300、中证A50涨幅分别为-2.46%、-3.51%、-1.37%和-2.07%。

年初至今,恒生科技(18.92%)、恒生指数(13.91%)、德国DAX(3.68%)涨幅靠前;纳斯达克(-19.28%)、日经225(-15.33%)和标普500(-13.73%)跌幅靠前。

美国时间4月2号,特朗普“对等关税”靴子落地,大超市场预期。“对等关税”主要包括两项行政令:一是自4月5日起,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豁免半导体、能源矿物等特定商品。二是自4月9日起,对贸易逆差较大且存在非关税壁垒的国家征收更高税率,比如,中国大陆税率34%(在现有20%的基础上叠加,实际税率高达54%)、欧盟20%、日本24%、韩国25%、印度26%、中国台湾地区32%,越南更是高达46%。

此外,美国还将对进口汽车(含零部件)加征25%的关税,于美东时间4月3日凌晨生效;并于5月起取消800美元以下小包裹免税待遇。

4月4日,我国率先进行反制,宣布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步实施稀土出口管制、暂停美企输华资质等6项精准打击措施。

相信下周起,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相继推出反制措施。至此,全球经贸环境不确定性快速飙升,全球经济衰退预期强化,避险情绪快速升温。

美国作为始作俑者,美股市场首当其冲,4月3日和4日,美股三大指数累计跌幅均超9%;4月4日,布伦特原油价格单日大跌5.82%。

向前看,市场进入“乱纪元”,前景一片混沌。此时,最佳策略便是“防御”,不要火中取栗,不要试图接下落的刀子,耐心等待,等待情绪宣泄完毕。除非美国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否则市场预期的混乱仍会持续一段时间,在这个阶段,很难出现“V型反转”,不必担心没有上车的机会。

出口数据及企业反馈显示,加征关税对不同行业影响分化对美出口依赖度高(超20%)的化工、机械、家电、纺织等行业受冲击显著;电子、汽车零部件行业通过国产替代缓解部分压力;医药(药品豁免)、基建及内需消费行业对美业务占比低(<5%),受政策直接影响小,贝达药业等企业称当前影响有限。

此外,黄金、红利等避险资产,以及稀土等出口管制类板块,也可能迎来行情催化。

需要注意的是,全球贸易秩序重构涉及到复杂且动态的博弈,任何单一的逻辑推演都不可靠,不能自以为是。面对这种复杂的变化,只能边走边看,只能顺应之,作为个体进行所谓的预判是愚蠢的。能做的,就是提高投资组合的防御性,比如降低杠杆、降低仓位,比如提高低估值、稳健标的的持仓占比等

就下周而言,在情绪共振的驱动下,大幅低开是大概率事件。尤其是港股,具有离岸属性,外资占比高,受全球资本市场风险偏好大幅下行拖累,跌幅可能远大于A股。

面对市场的大幅低开,要保持密切关注,最大的赚钱机会就在里面,但要有耐心,等待变化的发生;对于逆势上涨的板块,也要保持警惕,在重大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任何所谓的利好逻辑,都是不可靠的,要避免追高。

总之,密切关注,保持耐心,待重大变化发生后,再进攻也不迟。

一周来看,上证指数下跌0.28%,收报3342.01点。主要宽基指数以下跌为主,万得全A涨幅-1.17%;中证A50、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和中证2000涨幅分别为-2.07%、-1.37%、-1.19%、-1.04%和-1.09%。红利指数逆势上涨1.29%。

行业层面,公用事业(2.55%)、农林牧渔(1.51%)、医药生物、美容护理、银行、交通运输等涨幅靠前;汽车(-3.54%)、电力设备(-3.51%)、家用电器、有色金属、电子等跌幅靠前。

图片

成交金额看,本周日均成交额11172.54亿元,创去年10月份以来最低值,较上周缩量1183.3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