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媒眼中的吉林(2025.4.5)丨缅怀革命先烈 赓续红色血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新华社客户端报道我省举办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英烈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人民日报刊发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韩冬的署名文章《杨靖宇信件档案里的抗日宣言》,揭秘这份信件档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人民网刊发《英魂不朽 精神永续——致爷爷杨靖宇》,报道杨靖宇之孙、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特聘教师马继志撰文缅怀爷爷杨靖宇,表示要继续传承红色精神。新华社客户端刊发《一屏烛影寄哀思 万朵心花祭故人——吉林文明祭扫新观察》,报道吉林省积极推广祭扫新方式,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客户端、中国新闻网报道在抗洪抢险中牺牲的临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琨的事迹。央广网刊发《2024年吉林5216人因“生命接力”获新生》,报道我省举行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凤凰卫视资讯台播发《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举行清明纪念活动》。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上春山·赏春花·寄春思,解锁吉林市清明小长假春日攻略!》,报道吉林市清明节出游王炸攻略出炉,满足游客多元需求。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吉林:春回大地 万鸟翔“吉”》《吉林松花湖:清明融冰时节 候鸟踏春来》《吉林查干湖:候鸟春归》,报道候鸟回归吉林的壮美画面。







清明祭英烈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新闻联播”、CCTV-13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新华社客户端报道4月3日上午,在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我省举行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仪式。

图片
人民日报刊发《各地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其中报道4月3日,通化市杨靖宇烈士陵园举办纪念杨靖宇烈士公祭活动,东北抗联将士后人及社会各界群众代表共700余人参加。杨靖宇烈士后人代表马继志表示:“东北抗联精神是照亮未来的明灯。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图片

人民日报刊发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韩冬的署名文章《杨靖宇信件档案里的抗日宣言》,解读吉林省档案馆新公布的一封日文译文杨靖宇信件档案,对杨靖宇同志和东北抗联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民网刊发《英魂不朽 精神永续——致爷爷杨靖宇》,报道杨靖宇之孙、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特聘教师马继志撰文缅怀爷爷杨靖宇,表示要继续传承红色精神,追随爷爷的脚步,扎根吉林。把吉林的红色文化讲好,把东北抗联的精神讲好,把杨靖宇的故事讲好,讲给身边的人听,讲给更多的人听。

新华社客户端刊播《缅怀革命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 长春高校扫墓祭英烈》,报道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长春工业大学组织学生前往长春市革命烈士陵园扫墓祭英烈。

图片

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洪流中的丰碑——追忆吉林省临江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琨》、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今天,再一次呼叫他们的警号》、中国新闻网刊发《清明祭公安英烈:没有人生而无畏 只因他们选择忠诚无悔》,其中报道2024年7月24日,临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夏琨在指挥处置临江市漫临线泥石流险情过程中遭遇道路塌方,壮烈牺牲。2024年8月,夏琨被评定为烈士;2024年12月获公安部追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同月获评“2024年度法治人物”。

CCTV-13新闻频道“家国清明”播发《吉林通化 清明祭英烈 丰碑永矗立》、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播发《吉林通化 清明献花寄哀思 各界群众缅怀抗联英烈》,报道清明之际,各界群众来到通化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缅怀英烈。据初步统计,从3月中下旬到清明假期,已经有5.8万人来到杨靖宇烈士陵园进行祭扫和缅怀。

图片

图片
央视新闻客户端刊发《清明寄哀思|雪原长存爱国志 林海暗传星火声》,报道陈列在通化市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中的抗联时期标志性文物“消息树”或“标语杆”背后的故事。

凤凰卫视资讯台正点播报栏目播发《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举行清明纪念活动》,报道清明节到来之际,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举行清明节纪念活动,祭奠革命先烈、追思抗战英雄。




人民日报





图片

图片

人民日报客户端刊发《上春山·赏春花·寄春思,解锁吉林市清明小长假春日攻略!》,报道吉林市清明节出游王炸攻略出炉,八条线路可满足登山党、赏花控、红色迷等多元需求。


新华社





新华社客户端刊播《吉林松花湖:清明融冰时节 候鸟踏春来》,报道位于吉林市的松花湖冰层悄然融化,半冰半水的湖面成为水鸟的欢乐场。

新华社客户端刊播《吉林:春回大地 万鸟翔“吉”》,视频展现一群群回归候鸟在春光中翱翔的壮观画面。

新华社客户端刊播《千城胜景|吉林查干湖:候鸟春归》,报道大批回归候鸟在冰水交织的查干湖湖面上嬉戏觅食。

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你好!中国”吉林省文旅推介会在瑞士举行》,报道“你好!中国”吉林省文化和旅游推介会4日晚在瑞士伯尔尼中国文化中心举行,向瑞士文旅业界介绍了丰富多元的入境游产品。

图片

图片

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新华吉林快报|基于数智融合的时速200公里智能城际动车组在中车长客下线》、中国新闻网刊发《中国最新型智能城际动车组在长春下线》,报道基于数智融合的时速200公里智能城际动车组在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下线。本次下线的智能城际动车组,借鉴复兴号智能动车组最新技术,进一步优化了城际产品的智能配置和服务功能。

图片

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一屏烛影寄哀思 万朵心花祭故人——吉林文明祭扫新观察》,报道这个清明节,吉林省多地积极推广祭扫新方式。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一束鲜花代替纸灰飞扬,用云端寄语替代鞭炮轰鸣。近年来,吉林省积极推行节地生态安葬,鼓励更多市民选择绿色环保的殡葬方式,推出树葬、花坛葬、草坪葬、海葬等公益生态葬式,满足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生态安葬需求。

图片

图片

新华社客户端刊发《吉林扶余: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报道扶余市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致力于打造农田质量高、产出能力高、资源利用效率高和抗灾能力高的“四高”农田,真正实现旱能灌、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CCTV-17农业农村频道“中国三农报道”播发《吉林德惠 办好家门口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有平等学习机会》,报道德惠市办好必要的小规模乡村学校,确保小部分群体受教育的基本权利。

图片

图片

央广网刊发《2024年吉林5216人因“生命接力”获新生》,报道4月3日上午,“生命·希望”——2025年吉林省人体器官捐献缅怀纪念活动在长春福山寿明园举行,各界人士在长春福山寿明园缅怀器官和遗体捐献者,传递生命希望、弘扬人间大爱。截至2024年底,吉林省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302例,遗体捐献419例,让5216位患者受益。


中国新闻网





图片

图片

中国新闻网刊发《吐鲁番汉唐文物在吉林展出》,报道正在吉林市举行的“汉唐火洲丝路风采”——新疆吐鲁番汉唐文物精品展上,54件新疆出土的汉唐时期文物集中亮相,吸引大量游客、市民观展,感受丝绸之路的“繁华”。

图片

图片

中国新闻网刊发《吉林长春:中俄民乐同台奏响》,报道4月3日晚,2025年“友谊长春”中俄民族交响音乐会在长春奏响,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肖邦音乐学院俄罗斯民族乐团与吉林艺术学院泱泱室内乐团共同登台,为观众带来一场汇聚两国经典民乐的精彩演出。
文字:孔繁文
编辑:张饮杨
监制:贾鹏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