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 | 两项量子科技成果入选中关村论坛年会19项重大成果;瑞士扩大出口管制范围,将量子技术纳入其中……

图片
图片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集中发布19项重大成果,两项量子科技成果入选

图片

3月31日下午,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成果专场发布活动举办,现场发布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4大类19项重大成果,其中两项量子科技成果入选。“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成果中,华翊博奥(北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的“百比特离子阱量子计算原型机”入选;“面向国家重大需求”成果中,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大冷量稀释制冷机‘凌开一号’”入选。

来源:

https://mp.weixin.qq.com/s/pTMOCBMDfuDIB2O7rRm8vg


图片

瑞士扩大出口管制范围,将量子技术纳入其中

图片

4月2日,瑞士联邦委员会通过修订《货物管制条例》,新增对军民两用货物的出口管制,涵盖量子计算、先进半导体制造、人工智能和增材制造等新技术领域。这一举措旨在应对多边出口管制僵局,与瑞士主要贸易伙伴(如美国和欧盟)的措施保持一致。修订后的条例将于5月1日生效,相关管制货物清单将更新并发布在瑞士经济事务秘书处网站上。

来源:

https://www.admin.ch/gov/en/start/documentation/media-releases.msg-id-104712.html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europe/switzerland-expands-export-controls-dual-use-goods-2025-04-02/


图片

QuintessenceLabs获2000万澳元投资,加速量子安全产品开发

图片

3月31日,澳大利亚量子企业QuintessenceLabs宣布完成2000万澳元融资,其中国家重建基金公司(NRF)作为领投方注资1500万澳元。QuintessenceLabs专注量子安全软件及硬件领域,主打量子密钥生成产品及基于量子密钥分发的 “加密敏捷” 密钥与策略管理方案,现有客户包括摩根大通、西太平洋银行、波音等国际企业。此次融资是NRF继2023年12月对Quantum Brilliance投资1300万澳元后,第二次注资澳大利亚量子企业。公司创始人兼CEO表示,资金将加速商业产品开发,并强化主要出口市场的业务拓展能力。

来源:

https://www.afr.com/technology/labor-bets-15m-on-using-quantum-computers-to-fight-cyberattacks-20250330-p5lnov


PhotonDelta和Silicon Catalyst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推动早期光子初创公司创新

图片
3月31日,光子芯片加速器PhotonDelta与全球半导体行业孵化器及加速器Silicon Catalyst宣布建立战略协作,旨在为早期光子初创企业提供创新支持。双方将整合半导体与光子学两大生态资源,通过Silicon Catalyst的综合孵化计划,为初创企业提供主题专家咨询、市场拓展及融资对接等服务。PhotonDelta依托荷兰国家增长基金等支持,过去五年募集近15亿美元,构建了覆盖光子芯片设计、制造、封装的完整产业链生态;Silicon Catalyst则拥有超500家合作伙伴网络,为半导体初创企业提供技术、商业及投资支持。此次合作将助力光子初创企业获取顶尖行业资源,加速技术商业化。
来源:

https://www.photondelta.com/news/photondelta-and-silicon-catalyst-announce-strategic-collaboration/


D-Wave与日本烟草公司验证量子和AI工作流程,赋能药物发现

图片
3月31日,D-Wave与日本烟草公司(JT)宣布完成联合概念验证项目,在药物发现中通过量子-经典混合工作流增强大型语言模型(LLM)训练。项目利用D-Wave量子退火技术与JT的AI框架,使生成的分子结构在 “类药性” 评估中优于训练数据集及纯经典方法,验证了量子处理单元(QPU)可提供高质量、低能量样本,提升生成式AI在化学空间探索中的性能。实验显示,QPU辅助训练的LLM生成分子有效性更高,未额外施加分子属性驱动因素即实现 “类药性” 提升。双方表示,这是量子退火计算在药研LLM训练中首次超越经典结果,为加速小分子药物发现、构建高效量子AI驱动框架奠定基础。JT计划进一步推进量子AI药物发现技术开发并应用于分子设计。
来源:

https://www.dwavequantum.com/company/newsroom/press-release/japan-tobacco-and-d-wave-announce-quantum-proof-of-concept-outperforms-classical-results-for-llm-training-in-drug-discovery/


IonQ Forte Enterprise可通过Amazon Braket和 IonQ云服务在全球范围内访问

图片
4月1日,IonQ宣布其旗舰量子计算机Forte Enterprise通过Amazon BraketIonQ量子云实现全球商用。作为IonQ第三代企业级量子系统,Forte Enterprise支持生命科学、金融、制造、制药等领域复杂应用开发,采用机架式硬件架构,优化能耗与环境隔离要求,适配现代数据中心部署。此次全球部署扩展了IonQ的数据中心网络,目前已覆盖美国华盛顿、西雅图及瑞士巴塞尔。IonQ总裁兼CEO表示,通过与AWS合作,旨在让开发者便捷接入企业级量子算力,推动量子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的商业落地,解决传统计算难以应对的复杂问题。
来源:

https://ionq.com/news/ionq-announces-global-availability-of-forte-enterprise-through-amazon-braket


QCi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量子光子振动计订单

图片
4月1日,QCi宣布收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航空航天结构与材料系的量子光子振动计(QPV)采购订单。该振动计可用于挑战性环境下的传感应用,其先进的光子计数能力、高灵敏度和非接触测量特性获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认可,学校将对其性能进行基准测试。此前,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也采购了QCi的扫描LiDAR。QCi表示,该订单凸显市场对其技术的需求,其量子光子技术能抑制背景噪声,为多种研究提供精确结果
来源:

https://www.prnewswire.com/news-releases/quantum-computing-inc-secures-quantum-photonic-vibrometer-order-with-delft-university-of-technology-302416913.html


Quantinuum“Quantum Origin”成为首个获NIST验证的软件量子随机数生成器

图片

4月2日,Quantinuum的“Quantum Origin”获得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验证,成为首个基于软件的量子随机数生成器(QRNG)。该软件无需额外硬件,可灵活部署,提供数学验证的量子随机性,满足传统QRNG难以实现的网络安全需求。NIST的验证使其成为美国机构依据国家安全备忘录10过渡到后量子密码学的关键工具。

来源:

https://www.quantinuum.com/products-solutions/quantum-origin


Ford Otosan采用D-Wave量子技术优化生产调度

图片

4月2日,Ford Otosan宣布部署基于D-Wave退火量子计算技术的混合量子应用程序,优化其Ford Transit车型的生产调度。该应用将1000辆车的调度时间从30分钟缩短至5分钟以内,显著提升生产效率和对供应链波动的适应性。通过优化工作负载平衡,该技术可减少计划外维护,稳定生产流程,并回收损失的制造时间。Ford Otosan 计划将量子调度技术扩展至更多生产环节,包括喷漆车间、装配线和缓冲区。

来源:

https://www.dwavequantum.com/company/newsroom/press-release/in-production-ford-otosan-deploys-vehicle-manufacturing-application-built-with-d-wave-technology/


图片

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等提出变分基态量子绝热定理

图片

研究提出变分基态量子绝热定理,指出在特定假设下,投影到变分流形的绝热动力学遵循瞬时变分基态。聚焦低纠缠变分流形与具有经典基态的目标哈密顿量,发现即便精确绝热路径中存在高纠缠中间态,变分演化仍可收敛至目标基态。通过双量子比特模型、Lipkin-Meshkov-Glick模型及伊辛自旋玻璃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该定理为探索量子退火中纠缠作用提供新视角,或催生高效量子启发经典算法。研究成果于3月3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4.130601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等实现拓扑相变下的量子计算机非局域游戏

图片
研究引入一类多玩家量子游戏,指出拓扑有序相可作为获取量子优势的资源,且量子优势在任意局部微扰下保持鲁棒性,不依赖系统尺寸。在Quantinuum的H1-1量子计算机上,利用含中间测量和幺正反馈的恒深电路制备连续随机变形环面码态,实验演示了穿越拓扑相变过程,通过量子优势的鲁棒性丧失见证相变。对比变形 GHZ态,其量子优势在热力学极限下易被弱局部微扰破坏。研究成果于33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4.130602


香港大学与香港科技大学等研究量子测量在模拟非物理操作方面的功能

图片

研究表明,使用量子测量可以降低一般厄米保留地图的模拟成本。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建立了模拟成本和众所周知的金刚石范数之间的相等性,从而缩小了以前已知的差距,并为钻石范数赋予了所有埃尔米特保留映射的通用作意义。研究人员在与错误缓解和量子机器学习密切相关的两个应用程序中演示了方法,在这些应用中,它表现出良好的扩展性。这些发现突出了量子测量在模拟非物理操作方面的力量,其中量子干涉被认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项工作为更高效的采样技术铺平了道路,并有可能扩展到更多的量子信息处理场景。研究成果于33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PhysRevResearch.7.013334


日本东京大学等提出用于转换哈密顿特征值的通用算法

图片

本文提供了一种操纵哈密顿量的方法,通过变换它们的特征值,同时保持它们的本征态不变。研究开发了一种通用算法,可以在任何未知哈密顿量的本征值上确定性地实现任何所需的(适当可微的)函数,其正时间和负时间动力学以黑盒形式给出。该算法使用相关随机性来有效地组合两个子程序(即控制化和傅里叶级数仿真),例如通用编译程序。与子例程的原始串联相比,通过所述编译技术,该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显著降低,并且优于基于量子奇异值变换的类似方法。研究成果于33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PhysRevResearch.7.013331


瑞士日内瓦大学与PlanQC等提出用于量子多体态制备的准粒子冷却算法

图片

探测多体系统的相关状态是量子模拟器和处理器的核心任务之一。一种很有前途的状态准备方法是将所需的相关状态实现为工程耗散演化的稳态。本文开发了一个动力学理论框架来描述准粒子冷却动力学,并使用它来比较不同冷却算法的效率。研究介绍了一种协议,其中与助剂的耦合在时间上被调制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加热过程,并证明它允许在不同量子相中高保真地制备基态。研究展示了稳态准粒子群如何依赖于噪声率,并建立了实现高保真基态的最大噪声值。这项工作将准粒子冷却算法确立为一种实用、稳健的方法,用于在近期量子处理器上进行多体状态制备。研究成果于331日发表于《PRX Quantum》(PRX量子)。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xquantum/abstract/10.1103/PRXQuantum.6.010361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与Diraq等进行量子比特操作变量时间序列的小波关联噪声分析

图片

本文提出并展示了基于小波的分析技术,将信号分解为频率和时间分量,通过识别特定时间的特征来增强我们对量子比特系统中噪声源的理解。研究将分析应用于一对SiMOS量子点中最先进的双量子比特实验,并将反馈应用于相关操作变量。观察到的关联有助于识别噪声的常见微观原因,例如级涨落子和超精细耦合核,并阐明具有更具可扩展性的反馈系统的多量子比特操作的途径。研究成果于4月1日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4-79553-2


英国牛津大学与Riverlane使用任意基进行一量子化化学量子模拟

图片

研究提出了一种新方法,使用任何基来解决一次量化中的通用基态化学问题。与二次量化方法相比,研究在分子轨道的Toffoli计数中实现了渐近加速,并使用双平面波实现了数量级的改进。在某些情况下,该方法与以前的一次量化平面波算法相比提供了类似甚至更低的资源,与该方法不同,它避免了加载经典数据。开发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应用,其中一次量化的哈密顿量的矩阵元缺乏简单的电路表示。研究成果于4月1日发表于《npj Quantum Information》(npj量子信息)。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4-025-00987-1


荷兰特温特大学光子蒸馏方案新突破
图片
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多光子傅里叶干涉的可扩展光子蒸馏方案。该方案通过多光子傅里叶矩阵干涉,从多个不完美的光子中提取单光子,显著降低不可区分性误差。它可在一步内实现任意误差减少,无需多轮协议串联。其资源成本与误差减少呈线性关系,且成功概率为常数。该方案不仅提升了光子量子计算机中错误纠正码的阈值,还降低了构建此类计算机的资源需求,极具应用潜力。研究成果于4月2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PhysRevApplied.23.044003


美国哈佛大学等实现超导量子比特的相干光学控制

图片

研究团队成功实现了超导量子比特的相干光学控制。通过开发一种微波-光量子换能器,团队实现了高达1.18%的转换效率,并保持了较低的附加微波噪声。实验中,研究人员展示了超导量子比特中的光驱动Rabi振荡,证明了光信号可以通过相干链路与超导量子比特进行信息转导。这一成果为量子通信技术中量子处理器网络的扩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同时解决了传统微波组件带来的热负荷和信号损耗问题。研究成果于4月2日发表于《Nature Physics》(自然·物理)。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7-025-02812-0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通过稀疏泡利动力学实现实时算子演化
图片
研究团队利用稀疏泡利动力学研究实时算子演化,这是一种模拟量子电路期望值的新方法。团队在一维自旋链的能量和电荷扩散以及二维横场伊辛模型的突变动力学中验证了该方法,其性能与先进张量网络方法相当。进一步在三维横场伊辛模型中展示其灵活性,该问题对张量网络极具挑战性。通过扩展稀疏泡利动力学,引入截断机制,有效控制泡利算子增长,该方法在二维和三维模拟中均得到验证,展现出高精度和可靠性。研究成果于4月2日发表于《PRX Quantum》(PRX量子)。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xquantum/abstract/10.1103/PRXQuantum.6.020302


图片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发现量子协议中隐藏的多维调制侧信道
图片
量子密钥分发、盲量子计算等量子协议通常要求制备已知维度的量子态。研究发现,实际设备常进行隐藏的多维调制,这违反了量子协议中的维度假设,进而产生侧信道与安全漏洞。该研究揭示了实用量子设备在维度控制上的潜在问题,对量子密码协议的安全性评估具有重要意义,为提升量子协议的安全性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研究成果于 3 月 31 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4.130802


图片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等实现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频率梳的Farey树锁定

图片

研究在微波注入下实现太赫兹量子级联激光器(QCL)频率梳的Farey树锁定,通过Farey分数频率与腔往返频率的竞争,实现频率梳锁定,且Farey分数频率可基于Farey树层次向下趋势准确预测。实验中观察到对应Farey树的锁定平台,其宽度随Farey树层次加深而减小,呈现阿诺德舌结构。双梳实验表明,该方法显著降低双梳谱线相位噪声。研究成果于3月31日发表于《Light: Science&Applications》(光:科学与应用)。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7-025-01819-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浙江大学等研究使用金刚石传感器的平行加速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图片

氮空位(NV)色心可作为磁传感器用于电子顺磁共振(EPR)测量,然而NV集合体EPR光谱学因传感器和目标的不均匀性导致效率较低。研究提出零场交叉弛豫EPR光谱学方法,通过调幅控制场调谐传感器以匹配目标,使检测对传感器不均匀性具鲁棒性,且零场EPR对目标不均匀性天然鲁棒。该方法实现了对中心集合体的高效EPR测量,不仅能获取自由基的明确EPR光谱,还可实时监测其光谱动力学。研究成果于3月3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4.130801


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等实现自电离增强里德堡缀饰技术
图片
里德堡缀饰是长寿命原子态中生成纠缠的有力工具,但其面临黑体辐射驱动向相反宇称污染里德堡态跃迁引发的集体损耗问题。研究利用碱土类原子的自电离(AI)跃迁,实现此类污染物的快速去除,且该自电离与光钟量子比特阵列的相干操作兼容。通过将AI脉冲纳入频闪里德堡缀饰(SRD)序列,在高达144个原子的系统中,使寿命提升一个数量级,同时保持比以往高一个数量级的占空比,并在早期缀饰动力学中提高了自旋压缩程度。研究成果于3月3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l/abstract/10.1103/PhysRevLett.134.133201


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研究原子干涉陀螺仪闭环测量与速度依赖相位色散补偿

图片

研究提出了一种方法,通过使用原子束恢复干涉仪陀螺仪中角速度测量的对比度衰减。研究证明,通过在干涉仪中引入适当的拉曼光两光子失谐效应,可以有效地取消速度分布中所有原子的Sagnac相移。因此,旋转对对比度没有影响。此外,将该方法应用于一个具有逆向传播原子束并共享相同拉曼光的干涉仪陀螺仪,发现系统的角速度可以通过使两个干涉仪之间的相位差为零的失谐点来估算。该方法确保原子干涉仪陀螺仪的标定因子不受原子束纵向速度分布变化的影响。这种简单强大的拉曼光失谐色散补偿方法将有助于车辆惯性导航等现场应用中的动态角速度测量。研究成果于4月1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Applied》(物理评论应用)。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applied/abstract/10.1103/PhysRevApplied.23.044001


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等利用参数超导谐振器进行临界增强量子传感

图片

本文实现了一种使用超导参量(即双光子驱动)克尔谐振腔的临界量子传感器。该传感器是一个由超导量子干涉装置终止的线性谐振腔,操作接近通过缩放系统参数获得的有限组分二阶耗散相变的临界点。研究分析了频率估计协议的性能,并展示了在有限的克尔非线性值下,可以实现与系统大小成二次精度扩展的效果。由于从腔体发射的每个光子相较于经典对照携带更多关于待估计参数的信息,该协议为更快速或更精确的计量协议开辟了新的视角。结果表明,通过利用有限组分相变,能够在传感协议中实现量子优势。研究成果于4月1日发表于《PRX Quantum》(PRX量子)。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xquantum/abstract/10.1103/PRXQuantum.6.020301


美国加州大学、哈佛大学基于量子几何探测电磁非互易性成果
图片
研究团队提出一种无接触检测电磁非互易性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交叉腔体装置,将材料置于腔体中心,通过材料的光学性质(如凯尔效应、法拉第旋转等)在腔体电磁模式耦合中的表现,反映其共振频率变化。团队基于量子度量和量子过程层析,设计测量协议,分离材料复杂折射率各组成部分,并优化参数估计方差。该方法有望应用于多种实验平台。研究成果于4月2日发表于《Physical Review Research》(物理评论研究)。
来源:

https://journals.aps.org/prresearch/abstract/10.1103/PhysRevResearch.7.023006


图片

香港城市大学等提出极轻量量子因果推理方案

图片

研究针对含时空关联的二分量子系统,提出仅基于量子观测的因果推理方案,可区分由因果影响方向和初始关联决定的五种因果结构。利用多时刻多量子比特伪密度矩阵(PDM)形式,通过轻量粗粒化测量确定PDM,推导其闭合表达式。证明无信号时PDM约化态无非负性,还利用PDM时间不对称性确定时间顺序。该方案在经历完全退相干信道的相干态中有效,表明信道相干性非量子因果推理优势必需条件。研究成果于3月29日发表于《npj Quantum Information》(npj 量子信息)。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34-024-00956-0


韩国光州科学技术院提出纠缠光子对偏振基投影相干分析方法

图片

研究针对二阶非线性光学介质产生的偏振纠缠光子对,开展局部随机性与非局域相关性的相干分析。借助自发参量下转换过程,利用交叉夹层I型BBO晶体生成光子对,通过半波片、偏振分束器等线性光学元件进行偏振基控制与投影测量。分析表明,局部随机性源于测量事件间的非相干性,而独立控制远程参数产生的非局域相关性,呈现不可分割的乘积基关系。该基于相干性的方法,强调光子波动性质内禀相位信息的重要性,为量子特征提供确定性视角,合理解释了局部随机性和非局域相关性的起源。研究成果于3月31日发表于《Scientific Reports》(科学报告)。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95739-8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系统-环境相互作用序列对量子热机功能和效率的影响

图片

本文研究了系统-环境相互作用序列对量子热机 (QTM) 功能和性能的影响。装置的工作物质由两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都独立耦合到其本地热库,并以级联方式进一步与公共库互连,通过交换两个本地库的温度来展示子系统和公共库之间顺序相互作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当两个子系统处于共振状态时,这种交换会改变QTM的效率,而不会改变其功能类型。相反,当两个子系统失谐时,这种交换不仅会改变效率,还会改变QTM的类型。我们的结果表明,系统-库相互作用的方式为设计具有定制功能和增强性能的 QTM 提供了巨大的潜力。

来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5-95330-1


图片

2025中关村论坛“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顺利举办

图片

3月29日,由科学技术部、北京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北京量子院承办的2025中关村论坛“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在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举办。本次论坛紧扣国际科技热点话题,紧密围绕全球前沿科技发展与科技创新态势,结合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以“量子科技创新发展”为主题,汇聚国际顶尖量子科技学者,就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进行研讨与展望。作为中关村论坛这一面向全球科技创新交流合作的国家级平台的一部分,本次“量子科技创新发展论坛”的举办有力推动了量子科技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

来源:

https://tech.gmw.cn/2025-03/29/content_37936571.htm


图片
圣保罗爱因斯坦医院启动医学和极端天气预报量子计划
图片
3月31日,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犹太巴西医院宣布已启动一项项目,旨在评估量子计算在开发新药、增进基因组学理解和改善某些疾病诊断方面的应用。“我们的想法是在医院的研究中心创建一个量子计算小组。我们现在就开始这项研究。我们知道要使用和应用这项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我们相信它可以对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巴乌鲁圣保罗州立大学 (UNESP) 教授、该项目参与者Felipe Fanchini在德国FAPESP周的一次演讲中说道。该医院是近期开始探索这一新跨学科领域知识应用的巴西公司之一,该领域位于物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工程学的交叉点,可能对多个领域产生影响。
来源: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1078816


QuIC发布文件,强调欧洲需紧迫行动、协同合作以保持量子技术领先地位

图片

4月2日,欧洲量子产业联盟(QuIC)发布关于欧盟量子战略的立场文件,强调欧洲需采取紧急行动以确保在量子计算、通信和传感领域的全球领导地位。文件指出,欧洲需加强量子产业,提升供应链韧性,促进战略自主,并营造有利投资环境。同时,欧洲还需发展量子人才,推动知识产权商业化,并制定量子技术标准与基准,以塑造全球量子政策和技术格局。

来源:

https://www.euroquic.org/wp-content/uploads/2025/03/QuIC-recommendations-to-EU-Quantum-Strategy.pdf

https://www.euroquic.org/recommendations-from-the-european-quantum-industry-consortium-quic-for-the-eu-quantum-strategy/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