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5年中重卡以旧换新补贴细则首次将天然气车纳入补贴范畴,有望促进天然气重卡置换需求。
2.2024年天然气重卡市场销量同比增长17.2%,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
3.由于政策红利和油气价差优势,天然气重卡市场竞争力增强。
4.各大重卡企业加大布局力度,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场景拓展展开竞争。
5.专家预测,2025年天然气重卡市场竞争将趋于白热化,差异化战略将成为赢得市场的核心要素。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近期,交通运输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实施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的通知》,明确2025年中重卡以旧换新补贴细则,并首次将天然气车纳入补贴范畴。这一政策调整,将有力促进天然气重卡置换需求,加之油气价差带来的经济性优势,2025年天然气重卡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强劲增长势头。
超预期政策 点燃市场新引擎
近年来,国内天然气重卡市场持续升温,销量及同比增速均领跑重卡各细分领域,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根据终端上牌数据,2023年,国内天然气重卡全年累计销量达15.2万辆,同比增长307%,市场渗透率攀升至16.7%。步入2024年,天然气重卡市场依旧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销量屡创新高,截至7月已实现同比“20连涨”,市场渗透率持续上升,加速对燃油重卡的结构性替代。然而,8月起市场风向突变,月度销量遭遇“4连降”。
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波动与政策调整密切相关。2024年下半年,政府加大对老旧运营货车报废更新的支持力度,同时各大重卡企业也在补贴政策上纷纷加码,推出购车优惠措施,极大激发了运输从业者提前报废老旧车辆、购置新车的热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一系列激励政策中,仅针对提前报废燃油车、新购国六标准柴油车和新能源商用车予以补贴,天然气重卡并未被纳入补贴范围。这一政策差异使得燃油重卡和新能源重卡市场迎来新的增长机遇,而天然气重卡的竞争力则相对减弱,其市场销量也因此受到较大冲击。
“尽管遭遇政策利空,2024年天然气重卡市场仍取得17.8万辆、同比增长17.2%的佳绩。进入2025年,市场更是迎来开门红,2月销量回升至1.7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85%。”商用车行业专家任诗发指出,天然气重卡销量再度攀升,不仅彰显政策激励的短期效应,更体现出其强劲的市场潜力和发展韧性。他进一步分析道,2025年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政策将补贴范围扩大至国四及以下排放标准的营运货车,预计将撬动10万辆的市场增量。更重要的是,新政策中删除了“柴油货车”的特定表述,这意味着天然气重卡等车型均能享受政策补贴的红利。对于本就表现亮眼的天然气重卡市场而言,这一变化无疑是重大利好,有望进一步激发市场需求,打开销量增长的新空间。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天然气重卡作为老旧燃油重卡的优选替代车型,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展现出显著成效。结合报废更新和以旧换新政策的激励作用,将极大提升终端用户购买天然气重卡的积极性。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多数运输从业者对此次补贴政策扩围给予高度评价。其中,不少天然气重卡车主表示,之前由于补贴政策缺位,他们报废更新车辆的动力不足,如今政策扩大了补贴范畴,换车成本大幅降低,使得他们淘汰旧车并继续选择天然气重卡的意愿更加强烈。
油气价差趋稳 驱动市场向好
除政策红利释放外,油气价差持续保持高位,也成为业界看好天然气重卡市场前景的重要因素。
对于用户而言,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收益是选择车辆的首要标准。当前,尽管天然气重卡前期购置成本较同级别燃油车高出6万~8万元,但自2023年以来,国内油气价差持续保持在较高水平,使得天然气重卡运营成本远低于燃油重卡。在运价低迷、车多货少的市场环境下,更低廉的气价为天然气重卡用户带来显著的运营成本节省。以一辆总重49吨的重型卡车为例,若年行驶里程达到20万公里,天然气重卡与燃油重卡的运营成本相差可达22万元。即便考虑到LNG重卡比柴油货车重0.6吨,每年需额外增加约1.8万元的燃气消耗成本,且购车成本高出约7万元的因素,综合计算后,天然气重卡每年仍能节省超10万元,这一优势促使越来越多的运输从业者选择“弃油转气”。
就当前形势来看,国内天然气供需关系已趋于稳定,今年1月和2月平均气价均维持在4400元/吨左右。相较柴油车,天然气重卡的经济优势十分明显。随着采暖季结束,天然气价格有望进一步回落,从而提升天然气重卡运营效益。业内也普遍认为,柴油价格长期看涨,而天然气价格则有望下探,油气价差在2025年仍将显著存在。此外,《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将天然气卡车列为优先支持的重点车型,天然气基础设施也在不断完善,这些积极因素将共同推动天然气重卡市场向好发展,预计2025年市场渗透率将突破25%。
差异化竞争正加速到来
补贴政策的助力加之油气价差的高位运行,进一步凸显天然气重卡的经济性优势,使其在与燃油重卡的市场竞争中更具吸引力。基于对市场增长潜力和发展前景的判断,各大重卡企业纷纷加大布局力度,围绕技术创新、产品升级、场景拓展等多个维度展开激烈角逐,以期抢占更大的市场份额。
从技术和产品趋势来看,大马力、长续驶里程、高效节能成为主流重卡企业的竞争焦点。这一趋势,在企业近期发布的天然气重卡新品中便得到充分验证。例如,一汽解放推出的16L自研天然气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660马力(约合485kW);中国重汽汕德卡C9H配装的潍柴WP16N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达700马力(约合515kW);东风天龙KL配装的“龙擎3.0”发动机,通过智能路况识别技术实现每百公里省气1公斤的显著节能效果;陕汽重卡等企业推出LNG+CNG双燃料车型,结合大容积多气瓶技术,有效提升车辆续驶里程和经济性;福田欧曼银河系列开发出多场景适配系统,使得天然气重卡能覆盖更多的运输工况和使用场景。
天然气发动机与车用气瓶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相关车型的日益丰富,为天然气重卡市场注入新活力,推动市场持续扩容。目前,从煤炭运输到危化品运输,从快递快运到港口作业,天然气重卡已渗透至公路物流的各个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山西、河北、山东、新疆等资源型省、自治区已成为主流重卡企业争夺的核心战场。同时,华东、华南等地区的市场潜力也不容小觑,未来有望成为天然气重卡市场新的增长点。
不可否认,国内天然气重卡行业已迈入成熟阶段。展望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政策持续赋能及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天然气重卡有望持续上量,进一步巩固其在重卡市场的战略地位。然而,其与燃油车、新能源重卡之间的市场份额争夺将更为激烈,各大重卡企业之间的角逐也将趋向白热化。
浙大城市学院低温中心首席研究员蒋春辉判断,2025年或将成为天然气重卡市场竞争转型的关键一年,差异化战略将是赢得市场的核心要素。在此背景下,企业竞争优势将愈发依赖于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特别是技术创新,将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
对此,有业内人士也指出,商用车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聚焦特定细分场景,加大天然气重卡技术研发投入,推动车辆技术不断升级,以满足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从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文:李亚楠 编辑:孙伟川 版式:王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