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地处赣浙闽皖四省交界,是上乘丰饶之地,向上富饶之城。上榜“亚洲100热门目的地”,获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殊荣。王安石赞誉上饶“山水有精神”,释觉范赞叹“江南山水冠天下,上饶山水冠江南”。
上饶文脉“万年长”。上饶是“世界稻作文化发源地”“世界最早陶器发掘地”,理学大师朱熹、铁路之父詹天佑、爱国英雄方志敏等是上饶人的杰出代表。
上饶山水“有精神”。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三清山、龟峰,“世界最佳旅游乡村”婺源篁岭等7个世界级文旅资源;全市4个5A级景区、35个4A级景区。“三清天下秀”、“龟峰天下稀”、“中国最美乡村”婺源、“最美中国符号”篁岭晒秋、“悬崖仙侠世界”望仙谷、“过几天神仙日子”葛仙村、“一梦到徽州”婺女洲、“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等旅游品牌名扬四方。
上饶创造“活跃跃”。上饶人的血脉里流淌着创新创造的基因,今天的上饶大地,正如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中所预言:“到处是活跃跃的创造,到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当前正朝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目标迈进。
为更好地宣传推介上饶丰富资源和厚重文化,反映上饶城乡变迁和上饶人创业精神,上饶文旅微信公众平台特开设【文艺上饶】专栏,重点选发以上饶元素为题材的各类优秀文艺作品,字数3000字以内为主。本栏目暂拟每周六推出,属公益宣传,文稿来源于社会推荐或作者自荐,有的来源于网络,推送后如有异议,请联系我们删除。
欢迎来稿和荐稿,邮件主题请标明“文艺上饶投稿”,已发表或获奖作品请在文后注明发表或获奖时间、刊载媒体或所获奖项,尽量附150字以内作者简介。电子邮箱:sr8215716@163.com。网上有链接的可微信号联系荐稿:13320136566。名家写上饶的作品或已在大报大刊大网发表或大赛获奖作品优先刊发。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礼记》
是一个秋日的黄昏,天空云翳低沉,有金色日光刺破灰色云层的边缘,将光芒劈洒下来。这样的时刻仿佛让人产生某种预感。
上山的途中,中巴车在赣东北的乡野奔驰,车很新,那种物质化的机器,有一种不由分说的盲目的力量;窗外的风物却古旧:用泥土、木棍垒起的土房子(俗称干打擂),带着枯萎气象的锯齿状植物,圆石裸呈的清浅河流,青灰色的淡漠远山,弯曲的乡间公路,灰暗的农人背影……一切皆是自然平常的。我们晚上要住到一个平常的山上去。
山名:怀玉。这是我听说过的最美的山名。温软,清凉,触手可及。人世间自有某种神秘和启示。譬如这山名,我想也绝不会是空穴来风的,应该有造物主美好郑重的心愿蓄含其中。
去山上的路,是够漫长,而我们也有足够的耐心。我记得多少年以前读过的里尔克的诗《秋日》,现在如窗外的事物一样,纷纷扑到我的眼前:主啊!是时候了。夏日曾经很盛大。把你的阴影落在日晷上,让秋风刮过田野。让最后的果实长得丰满,再给它们两天南方的气候,迫使它们成熟,把最后的甘甜酿入浓酒。谁这时没有房屋,就不必建筑,谁这时孤独,就永远孤独,就醒着,读着,写着长信,在林阴道上来回不安地游荡,当着落叶纷飞。在旅途中,在一个陌生乡野,一个落欢从事精神活动的人,自然而然地会用诗歌去填满他的心情。而且这样的心情和将要去的那个地方如此相宜。
记得车子在一个乡政府门前略作了停留。集镇上有种平静中的热闹,店主将五颜六色的货物直接摆到了街道上。有石桥在街道一侧,水流潺潺,洗衣的妇人蹲在砌到河里去的石阶上。高大的香樟树散发着植物的香气,它的浓重阴影涂抹了一地。乡民或坐或走,背着背篓,夹着香烟,有说有笑,神情平淡恬静。车上的入纷纷下来,松动筋骨,浏览景色。
我吸了一支烟,在淡淡的烟雾中看到夕阳的橘色金边。
这是一个高山盆地。据说它的面积是惊人的。站在怀玉山庄门前的空地上,可以望见远处三清山的尖顶。夕阳还没有完全沉落,暮色时分的山间,凉意渐渐上来了。这是晚餐前的短小的停顿,而这个片刻,却让人无所事事。周围的景致,已经在放下行李之后,简单地看过了,对于更深的景色,必须腾出足够的时间来细细体会。目前是旅游开发的前奏,已经有了基本的设施。一些古老的房子,高山上疏落的村庄,还保留下来了,没有被旅游的商业设施完全代替。
这里完全是个寂静的世界。人声隔断,仿佛离尘世极远。这样的所在,真是宜于用来抚慰身心。我向来对僻静、遥远之地怀有好感,对热闹纷呈、众声喧哗,骨子里含有芥蒂。
有这样一个男子,伟岸坚毅,气质高贵,他熟读外文,知晓天下事,有着非凡的智力和勇气。
他在我这个年纪就已经完成了生命。舍生取义,他玉碎的人生,让来者感到目光刺痛、晕眩。是的,他是方志敏。现在,他的雕像就立在这高山盆地,和我们住宿的宾馆遥遥相对。孔子说,玉有仁、智、义、礼等十一德,对于德行修养,历来为华夏民族所珍视。雕像全部采用花岗岩质,目光坚毅中不乏柔和,紧抿的唇上的胡须如刀。
站在“清贫”碑园,可以俯瞰远方,视野开阔,一览无余。远方山顶,云翳像大鱼层层涌动。山风吹动经年的松柏、杜鹃和香樟。有黄白的小花,点缀在羊齿植物的空隙。我们静默,眺望,在台阶上合影,然后走下碑园。通常,在具有非凡人格的人物面前,人们会变得很小声,乃至无言。
有的人暴戾的性情坚硬如金属,有的人软弱无力若稀泥,有的人性情温和中正似松本,有的人狡诈善变像曲水。惟有这个男子,可以和玉媲美。玉石俱焚,通常所指一个人具有的牺牲精神和清贞气节。
因为这样一个美好的男子,怀玉山,似乎得到更好的注解。
怀玉山曾经有着书院,历代山民踩踏出的古道尤存。当年的学子秀才也是沿着这条山道,通往外界的宦海功名。现在,似乎不大看得出当年的景象。有的只是,金黄茂盛的野草,湮没了来路,高大崎岖的松树,以及偶尔的农家院落和随意生长的菜蔬、庄稼。这里的山石植物,皆有种无言的静寂和平常。却分明又是贴身贴心,入眼入胸的。
当地的教师,一个文学爱好者,带着我们寻访了古道。自然,在古道的尽头寻觅不到已然存在的建筑之类。道路蜿蜒至一个山头,就消失不见了。我们站在那里,感到满眼的空荡,就像面对一个巨大的谜面。历史、轶事、人间的风雨,皆消失无迹,唯有山风阵阵,摇撼着远方的树木,发出沉闷单调的声音。
这就是我们的存在,一切需要被感知,被猜想。多年以后,是否又有人来猜想我们,一群文人,作家,因旷古的心愿,因为读玉的情怀。在这里,被怀玉山温润清凉的气质,山高水远的超然平淡,所感动?
在古代,君子随身携带玉,不离不弃,以示惊警内心。而怀玉山,这巨大的玉,我们只能感知、领受她的芳华,任何的窃取和占有的想法都是不可取的。我就带着这自知之明,郑重、悄然地转身离去。(原载《名家笔下的上饶》)
作者简介:李晓君,1972年生,江西莲花人,中国作协会员,原江西省作协主席,新江西诗派诗人之一。著有散文集《时光镜像》《昼与夜的边缘》。获江西省第五届谷雨文学奖。
来源:上饶文旅之声
终审:谢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