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擅长:体重管理、疾病营养评估及治疗、营养科普。
文章首发与:营养师金星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发布
相信大家对“焯水”都不陌生,它是食材预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就是将食材放在水中加热到半熟或全熟的状态,分为“冷水锅焯水”和“热水锅焯水”两种。目的都是为了让食材更营养健康,同时口味更好。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但是,焯水不是简单地将食材放入水中烫一下,它也有很多学问,并且每类食材的操作要领也不一样。到底哪些食材需要焯水?如何正确焯水呢?今天就为大家整理出一份完整的食材焯水指南,请查收。
✅ 让食材颜色更鲜亮
油菜、西兰花、茼蒿、小白菜、芹菜等蔬菜焯水后颜色更鲜亮,但焯水时间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蔬菜颜色变暗,还会引起B族维生素、维C等营养素的流失。菠菜、苋菜、鲜竹笋、苦瓜、茭白等蔬菜中含有草酸,不仅有苦涩味,而且会影响人体对钙、铁等营养素的吸收,沸水焯烫后可去除大部分的草酸。蔬菜,尤其是呈花球状的西兰花、花菜等,特别容易残留农药,农药在沸水中的溶解性高,焯水可减少农残。荠菜、萝卜、油菜等蔬菜中含有一部分芥子油苷物质,具有辛辣等刺激性味道,焯水可以使其挥发。蘑菇中的土腥味也可以通过焯水来改善。香椿、西芹等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较多,焯水后可以去除一部分亚硝酸盐。新鲜的黄花菜中含有的秋水仙碱;芸豆、扁豆等豆荚类蔬菜中含有的皂素和植物血凝素;蕨菜中含有的原蕨苷。这些物质容易引起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食物中毒症状,建议焯水5分钟后再料理,需要彻底煮熟。花蛤、蛏子等贝壳类水产,焯水至开口,可以除去泥沙。
✅ 去皮
番茄焯水,可以快速去皮,方便食用。
(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 蔬菜
焯烫蔬菜时,其中的水溶性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维C等会流失到水里。在沸水中加点盐,让细胞内外浓度相对平衡,减缓可溶性营养物质的扩散速度。不过盐不能太多,根据锅的水量,加1-2g即可。
此外,在沸水中加几滴油, 会在蔬菜表面形成保护膜,隔绝空气,防止水分蒸发,不仅有助蔬菜保持鲜亮和脆嫩的口感,还可以防止氧化变色。焯水后的蔬菜,用冷水或冷风对蔬菜进行降温,并且及时沥干水分。PS:相比冷水,冷风不容易使营养成分损失,更值得推荐。
蔬菜焯水时间不宜过长,叶菜一般沸水中焯5-10秒即可,西兰花、花菜等结构紧密的蔬菜需要焯1-2分钟,而豆类需要焯5分钟。
🧈 豆腐
豆腐焯水,不仅可以去除豆腥味,还会使其更紧致,不易碎。建议豆腐凉水下锅,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等到豆腐浮到水面后捞出。
🐟 鱼虾
鱼虾建议沸水焯1~2分钟后捞出,不仅有助去腥味,还可保持鱼、虾鲜嫩的口感
🥩 肉类
一般来说,新鲜的鸡肉无需焯烫,优质新鲜的牛羊肉也不用。大部分猪肉,或者质量不太满意的牛羊肉,最好先焯水,具体方法见下。(图片来自微信公众平台公共图片库)
📌 肉、排骨等如何焯水更美味?
➊ 先用清水没过,浸泡30分钟后倒掉。可以去除表面脏东西及内部的血水和油脂。
➋ 再倒入清水,加一小勺白醋泡10分钟,然后捞出洗净。加白醋不仅能软化肉质,还能够疏通肉质中的组织,让残血流出来,达到去除肉腥味的目的。
➌ 焯水时冷水下锅,同时放入少许姜片、葱丝、1勺料酒,水开后,用锅铲撇去浮沫,焯水2~3分钟至排骨煮白后捞出。
⛔️ 特别提醒
切记不要热水焯烫,骤然的高温不仅会让肉表面的蛋白质立刻变性,凝固收缩,细胞空隙闭合,导致内部的血水和杂质无法排出,异味和腥味无法除尽,还会让排骨受热不均衡,外熟内生,导致肉质会变老变柴,口感不佳。
你学会了吗?
欢迎分享给你家做饭的那位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