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1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AI教研员”上岗 数智力量赋能课堂质量提升

央广网西安4月5日消息(记者侯凯奇)在数字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支撑下,4月2日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正式发布基于Deepseek R1大模型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个轻量型、低成本的课堂教学质量分析场景应用系统——“AI教研员”。

据了解,该系统基于85套标准与4761套教师行为编码数据库,通过课堂实录、自然语言分析为教师生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有效反馈建议,成为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工具。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无需硬件投入,只需一台手机即可完成诊断,真正实现了为每位教师贴身配备一个专家级教研员的梦想,破解了“教研下乡难”“请不起,等不到”“凭经验,靠感觉”“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

“从以往的东奔西走到现在的轻装教研,通过该系统实现了大规模、常态化的课堂诊断,弥补了教研员短缺的短板,让教研效率大幅提升。”“AI教研员”联盟校代表高陵区教研室教研员魏小玉认为,“AI教研员”的课堂分析报告为教师及教研员提供了客观且量化的课堂标准依据,教研从“经验直觉”转向“数据决策”,助力教研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4月2日,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共同体举办“AI赋能课堂质量提升”新闻媒体恳谈会。会上,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名校+”总校长罗坤作《看见成长 “育”见未来》专题报告,罗坤表示:“系统已实现三大突破:一是课堂实录转写准确率达95%以上,每节课后自动生成课堂教学质量评估诊断报告;二是首创‘双模型协同评估’机制,通过Qwen Max与DeepSeek R1交叉验证提升评估科学性;三是构建教师动态成长档案,实现从‘经验教学’到‘数据驱动’的转型。”

“AI教研员”系统的成功实践,不仅为人工智能在教学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范例,更为推动教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和“强师计划”规模化落地注入了新动能。据介绍,目前,“AI教研员”已在全国10省(自治区)31市43区(县)、330所项目学校落地应用。恳谈会现场,陕西师范大学实验小学宣布启动“千校启航”公益行动,计划在2025年为千所学校免费接入“AI教研员”系统,进一步扩大普惠范围,让先进技术服务于更多师生。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