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开始,日本正式实行一项法律规定,养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无论父母收入高低,子女就读国立大学、公立大学、高等专科、专门学校都将学费“免单”。哪怕是就读私立大学,也能享受到政府的补助金。这个真金白银的大礼包,让日本多子女家庭喜大普奔,也让邻国艳羡不已。
图为日本文部科学省最新公布的相关资料
大学学费,对普通家庭历来是一笔不小开支。在物价上涨,收入“躺平”的当下,一些多子女家庭更是压力山大。其实,日本政府对多子女家庭一直相当“照顾”。不过,此前只有年收入低于600万日元的多子女家庭,才能享受大学学费减免。如今“不看钱包看娃数”,据悉将有41万学生能享受“免单”,更多家庭可以进入“学费免单”行列。包括在日本生活的多子女外国家庭,也有望尝到新政的甜头。
政府对多子女家庭出手如此大方,背后是“催生”KPI的考核压力。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占到了全国总人口的30%左右,引发了“打工人不够用”“养老金告急”“消费佛系”“创新减速”等一系列烦恼。如果民众普遍愿意生娃,“银发问题”自然不值得担忧,但日本新生儿数量已连续9年刷新最低纪录,总和生育率仅有1.2(国际上通常以2.1作为人口世代更替水平)。照此下去,很快日本将退出人口1亿俱乐部。
少子化不是简单的算数减法,也不只是个人家庭的“私事”,已关系到日本的国运和未来。
多年来,从地方政府到中央政府可谓操碎了心。直接发钱、带薪遛娃、生娃减税……催生政策套餐一套接着一套。日本政府此番对三孩及以上家庭派发大礼包,是对原有政策进一步“打补丁”,旨在让更多家庭感受到“多子”不是“多负”而是“多福”,进而激发国民多生多育的热情。
不过,三孩及以上子女家庭大学免学费能拯救少子化吗?恐怕还要打上一个问号。
毕竟,有孩家庭在日本全国家庭中占比不到20%,其中拥有一孩家庭的比例占有孩家庭的近50%,生育三个及以上子女的家庭比例更低。给多子女家庭提供“薅羊毛”的机会,的确可能会让有孩家庭愿意多生,但这并不足以将少子化从悬崖边拉回来。
当下,日本进入低欲望社会,越来越多年轻人不愿被传统的“成功学”所裹挟,更注重个人幸福,不愿自我加压。表现在婚恋、生育方面,就是不愿结婚,更不愿生子。显然,光靠砸钱给补贴化解不了少子化危机,因为这是一道涉及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层面的复杂问题。
追本溯源,高房价、加班文化、性别不平等、收入常年原地踏步、经济支棱不起来等症结,是年轻人对结婚生子“清心寡欲”的主要诱因。要让民众愿生娃、敢生娃,政府不能隔靴搔痒,而应对症下药,既要努力“拼经济”“增收入”,也要敢于向一些不合时宜的现象“开刀”。这块硬骨头的确很难啃,但这是绕不过的答卷。当前是与时间赛跑的时刻,留给日本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