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农们背着鲜茶送到茶厂(央广网发 余克俭摄)
今年的明前绿茶。收来后就要立刻开始制茶(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茶青采摘后不能久放,茶厂必须争分夺秒赶制新茶(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茶叶从收购到成品,耗时约2至3小时(央广网发 余克俭摄)
央广网宣城4月4日消息(记者赵家慧)眼下,春茶生产已进入了高峰期,茶企忙加工,汇聚成了春天里茶香四溢的协奏曲。
在宣城市郎溪县飞鲤镇三立存茶厂,空气中弥漫着茶叶特有的清香。春茶生产是茶企一年中最紧张的时刻。茶青采摘后不能久放,茶厂必须争分夺秒赶制新茶。茶厂负责人告诉记者,茶叶从收购到成品,需经过挑选、杀青、理条、压扁、脱毫抛光等工序,耗时约2-3小时。“我们与扬州的客户长期合作,茶叶一制成便通过快递发走,从清明节前开始,每年生产持续到8月。”
近年来,郎溪县不断探索茶产业链的全方位升级,着力从“一片叶”向“一条链”延伸拓展,推动茶叶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茶产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截至2024年底,郎溪县茶园面积达9.5万余亩,名优茶种植面积约6万亩,全县名优茶年产量达1500多吨,共有188家茶叶加工经营主体,综合产值约17.98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