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规范开展职称申报评审
(一)职称申报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申报,即申报单位工商营业执照归属地为昆明市五华区。
(二)参加昆明市五华区职称评审的专业技术人才(不含自由职业者),除须符合各系列(专业)职称评价标准规定的申报条件外,须自2024年12月31日前至申报当月在昆明市连续参保,且现参保单位与人事劳动合同签订单位一致,除上级部门及评委会要求外,还需一并上传如下材料:
1
事业单位“工作经历”上传要求:上传近五年年度《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正常晋升工资审批表》。
2
国有企业及非公经济组织“工作经历”上传要求:上传申报当月的《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参保证明》,并包含最近24个月缴费明细及累计总缴费月数,社会保险缴纳单位需和劳动关系签订单位及申报单位一致。(《云南省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参保证明》可在“12333”APP或是单位养老保险端口出具职工养老保险个人缴纳证明材料)。(注:如有省外社保缴纳情况,请一并打印上传,并由单位查验真实性,写明申报人社保何地何时在何单位缴纳,缴纳时间及缴纳总月数,单位盖章法人签字一并上传系统。)
(三)学非所用申报职称,除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的系列或专业外,从事专业与所学专业不一致的,可允许按照本人长期从事专业申报职称,其申报职称时,学历和资历条件在评价标准条件基础上增加1年。
(四)申报人履职计算时间截至2025年12月31日(变更系列、考核认定人员除外)。
二、申报程序和申报材料
三、规范申报评审相关事项
(一)规范申报行为
2024年以前已提交评委会评审未获通过的再次申报人员,需提供新的业绩和成果证明材料。原已取得相应职称资格,因工作岗位变动不再从事原专业技术工作,需变更相应系列(专业)同级职称资格的,须变更岗位后在现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再严格按照职称转系列(专业)评审程序进行申报。对隐瞒其原具备职称资格情况,重新申报晋升其他系列(专业)职称资格的,视为弄虚作假。请申报人认真仔细阅读通知内容及评委会申报要求,认真填报材料,请用人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要求进行仔细审核把关,用人单位审核推荐申报评审材料后,申报系统中3次提出审核意见仍然存在问题的,各评委会承办部门及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本年度不再受理个人的申报材料。
(二)规范职称确认
省外职称证书资格确认工作和职称申报可同步进行。申报人在申报职称时将省外取得职称证书、评审表及任职资格文件上传至市信息平台附件管理“职称获取情况”专栏即可。如仅有省外职称证书,缺失评审表及任职文件(特别是评审表)的,需申报单位自行对该职称证通过发函形式进行真伪性确认,同步上传确认结果材料。除申报评审职称外,各用人单位其他用途的职称确认工作,按照“谁用证、谁确认”的原则,由各用人单位自行向原发证单位确认。
四、落实相关激励政策措施
(一)鼓励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落实省、市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对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在参加职称申报评审时,不将论文、职称外语、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职称申报评审的限制性条件,对作出突出贡献的,可破格参加评审。对符合《鼓励引导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流动的九条措施》(昆人才办〔2020〕2号)精神,到县(市)区乡镇(街道)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普通高校毕业生(附件5),首次申报评审职称可提前1年。
(二)实现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在云南省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资格与职称对应关系范围内(附件6),专业技术人才取得职业资格即可认定其具备相应系列和层级的职称,并可作为申报高一级职称的条件。职业资格证书与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不单独换发或补发职称证书。
云南省数字工程师培育项目专业技术等级与职称对应关系见附件7。
联系地址、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昆明市五华区五华坊42号五华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四楼402人才和事业科,孟欣凌,0871-63589319。
来源 | 昆明五华发布五华人社记者站
编辑 | 李星诺
编审 | 孙啸武 崔志超
终审 | 卢婵 姜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