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59年的坚守!柳州九旬老兵只为做好这件事!


临近清明节,春风吹拂,通往鹿寨县江口乡烈士陵园的198级台阶上,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莫兆明的身影又一次出现,只为守护他的“无声”战友——70多年前在剿匪战斗中牺牲的英烈们

从1966年开始,这场持续59年的守护,从未中断

为“无声”战友守家
图片
晨雾散尽,身着迷彩服的莫兆明,胸前佩戴着“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沿着台阶拾级而上,脚步缓慢而坚定。

走走歇歇,歇歇走走,瘦小的身影终于来到山坡之上的烈士陵园,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的纪念碑在青翠的松柏、绽放的紫荆花间矗立。

休息片刻,莫兆明便拿起放在花圃里的扫把、抹布,清扫烈士陵园的落叶,擦拭烈士墓碑。

这样看似简单的守护,莫兆明坚持了59年。

图片莫兆明在讲述烈士的故事。

“这里安葬着27名烈士,其中7名烈士没有姓名,他们都是我的‘无声’战友。”莫兆明看着烈士墓碑上镌刻的名字,缓缓说道,为了守护江口的平安,他们大多牺牲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剿匪战斗
莫兆明和这些“无声”战友的结缘,要从59年前说起。1966年,江口乡将分散在各地的烈士墓集中安葬,当时30出头的他主动请缨,积极参与烈士遗骸收殓和烈士陵园的修建工作。

“烈士们有了像样的家,总得有人守着,那就让我来吧!”莫兆明用沧桑的声音说道。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和战友们怀着“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并肩作战。“可是,很多战友流血牺牲了,再也不能和家人相见,这当中还有我的同乡……”

忽然,莫兆明停止了讲述,泪水顺着他黝黑、干瘦的面庞淌落下来,他哽咽着说:“我就希望能为这些烈士做点事。”

不只是清明节,在烈士纪念日、春节等重要节日,或是平日有空时,莫兆明都会来这里看看他们,顺手打扫卫生、擦拭墓碑

寒来暑往,年复一年。通向烈士陵园的198级台阶,走了多少个来回,莫兆明早已记不清了。

守护与找寻的“双向奔赴”
图片
莫兆明清扫完烈士陵园后不久,前来缅怀烈士的党员干部、烈士亲属、企业职工、学生等从四面八方赶来。他们在烈士纪念碑前默哀鞠躬,敬献鲜花,表达对英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

图片莫兆明(左一)给学生讲述佩戴纪念章的故事。

“安葬在这里的27名烈士,只有几名被家人找到了。”莫兆明动情地向大家讲述烈士的故事。清华大学学生万家义牺牲时年仅22岁,他的家人找了几十年,直到2019年才得知他安葬于此

“当时,他的妹妹和家人从湖北赶来祭扫。她拉着我的手说,‘莫老,真的很感谢您一直替我们守护哥哥,请您带我到哥哥牺牲的地方看看。’我便带她到万家义牺牲的兴安村一带……”回忆的闸门打开,莫兆明的泪水再一次夺眶而出,“原来,在我守护这些烈士时,他们的家人也在不停地寻找他们。”

万家义是湖北汉阳人,1948年秋考入清华大学经济学系,次年报名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南下工作团一分团,后被分配到柳州地区。
“二舅在去广西的路上路过湖北省武汉市,我的外婆家就在武汉。当时,组织上想把他留在武汉工作,但他坚决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万家义的外甥女余鸣接受记者视频采访时说,“到柳州不久,1950年7月,二舅在一次剿匪战斗中英勇牺牲。家人一直在寻找他,最终通过柳州市、鹿寨县退役军人事务部门找到了他安葬的地方。”

近年来,由于万家义的弟弟妹妹们都已年迈,身体也不好,未能前来江口乡缅怀万家义。但他的家人们从未忘记他,也从未忘记莫兆明。

“清华大学的‘清华英烈纪念碑’上也镌刻着二舅的名字,每年清明节,生活在北京的亲人会到那儿去祭拜他。”65岁的余鸣说,“2019年,我们这代人去鹿寨见到了守护烈士陵园几十年的莫老,真的非常感谢他的坚守和付出。”

愿能再守几个春秋
图片
在参加缅怀烈士活动的人群中,静默站立的烈士亲属覃国省听着莫兆明的讲述,泪水不禁在眼眶里打转。

“我的叔公覃广全也是在剿匪斗争中牺牲的。3年前,家人在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份《烈士证明书》,才知道他被安葬在这里。”42岁的覃国省回忆道,“当时,我和家人马上从柳江区成团镇赶到烈士陵园。看到烈士墓碑上叔公的名字,我的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

缅怀烈士活动结束后,覃国省搀扶着莫兆明,围着烈士陵园走了一圈,请莫兆明给他讲述更多关于烈士的故事。“家里有叔公这样的烈士,我感到很骄傲。”覃国省激动地说,“真的很感谢莫老,在我们没有找到叔公的几十年里,一直默默地守护着他。”

图片莫兆明(左一)与烈士亲属交流。

退役军人、广西柳州市勇军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办公室主任罗战久久不愿离去,他和莫兆明一起朝着烈士纪念碑敬了一个军礼。

“作为一名退役军人,当我听闻莫兆明老人守护烈士陵园59年的感人事迹时,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日为战友,终生为兄弟’的誓言。”罗战说,“我不仅要向他这份赤诚学习,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续写军人的担当。”
待所有人离开后,莫兆明再次环顾烈士陵园,才迈着微微发颤的步子走下台阶。

59年一晃而过,很多烈士仍未被家属找到,这是莫兆明心中一直挂念的事。莫兆明还有个心愿:这198级台阶,且容他再走几个春秋;这盛世,愿他能替战友多看几眼。

莫兆明每一次的守护,都是对英烈的致敬。他的坚守,感动着越来越多的人。每年清明节、建军节等重要节点,成千上万的人自发前来祭奠,他们或默哀鞠躬,或献上一束鲜花,或带上一些糖果。在这198级台阶之上的烈士纪念碑前,人们对英烈的思念与敬意从未停止。

“莫老默默守护烈士陵园,让我们很感动、很钦佩。”江口乡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莫仕波表示,这也激励他们用心用情做好烈士陵园的保护管理工作,以实际行动守护英烈。

审核/梁剑锋 编辑/王莹 校对/江冰欣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