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财经 严明会 近日,据港交所官网披露,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润光能”)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中信建投国际和中信证券为其联席保荐人。
中润光能曾于2023年5月首次递表创业板,拟募资40亿元,经2轮问询后,同年12月成功过会。
随后,中润光能的创业板之旅朝着最无奈的方向走去。在等待中国证监会A股发行批准期间,保荐人海通证券考虑到公司在2024年第一季度的亏损以及2024年上半年A股市场的普遍情况后,撤回对其A股上市申请的保荐,获交易所批准,中润光能折戟创业板。
时隔9个多月冲刺港股IPO,中润光能业绩压力不小。中润光能也表示,公司面临行业周期波动,产能过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作为全球领先的专业化光伏电池制造商,近年,中润光能将产业链延伸至光伏组件环节,还在2024年开始为光伏发电设施提供EPC服务,进一步扩大其在光伏产业价值链中的影响力。
据PVInfoLink统计,2022年中润光能电池片出货量位居全球第四,2023年升至第三,2024年排名第二。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2024年中润光能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14.6%,客户包括各大光伏组件制造商,其中包括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中的九家。
产品出货量相对稳定,但在行业整体的周期下,中润光能2024年业绩大幅下滑,出现13.63亿元的亏损。
中润光能的收入主要来自光伏电池片业务及光伏组件业务,其中85%以上的收入来自光伏电池片,特别是单晶电池片;光伏组件业务收入从2020年的占比不足0.01%,攀升至2024年的18.7%。
2022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中润光能分别取得125.17亿元、208.38亿元、113.20亿元营业收入,2020年-2023年爆发式增长后,2024年同比下滑45.68%,主要受光伏电池片的销量及平均售价影响。
其光伏电池片分为单晶电池片和多晶电池片,不过多晶电池片正逐渐退出市场,2024年仅贡献0.2%的收入。
单晶电池片分为P型和N型,2020年-2022年其收入中还不包含N型电池片,到了2024年,N型电池片业绩占比已经超过P型电池片15.3个百分点,达48.1%;P型电池片从2022年的86.3%降至32.8%。
中润光能表示,这一变化主要是受光伏行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及客户需求变化的影响,行业已经历P型向N型转型,而公司准确把握到光伏电池由P型到N型的技术革新,由小尺寸到大尺寸的发展。
报告期各期,中润光能光伏电池片总销量分别为13.2GW、34.9GW、34.5GW,近2年整体出货量相对稳定,但整体平均售价下滑明显,分别为0.9945元/W、0.6391元/W、0.3205元/W,影响了营利表现。
其中P型电池片销量由2022年的12.0GW增至2023年的28.3GW,又在2024年减至15.7GW,平均售价分别为1.0220元/W、0.6457元/W、0.2890元/W;N型电池片销量从2023年的了5.5GW大幅增至2024年的18.7GW,平均售价分别为0.6228元/W、0.3472元/W。
光伏行业整体面临不小的挑战,中润光能试图押宝海外。目前中润光能已经在柬埔寨、老挝建厂,且相继投产。
期内,中润光能的收入构成中,来自海外的占比从2022年的11.5%攀升至2024年的32.9%。此次赴港IPO,中润光能计划将募资用于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新的海外生产基地、在新型光伏电池片及光伏组件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和技术创新等。
据招股书,中润光能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光伏电池制造商,同时提供光伏组件,从而扩大其在光伏产业价值链中的影响力。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光伏电池对外出货量计,2024年度,中润光能在全球专业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18.3%,且公司在全球光伏电池制造商中排名第二,市场占有率14.6%。在专注光伏电池领域的同时,中润光能已垂直扩张业务,进入光伏组件领域。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于2024年,按出货量计,中润光能的客户包括各大光伏组件制造商,其中包括全球十大光伏组件制造商中的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