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试点!这家医院推出叙事护理让病人的心灵伤痛也被看见

图片

图片

莆田学院附属医院在全市率先试点新模式——







叙事护理,抚慰心灵















4月1日上午11时许,在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阳光透过玻璃窗洒进病房。护士吴丽婷像往常一样巡房。当走到结肠癌患者杨某床边时,她敏锐地察觉到对方情绪低落、眼角湿润,便搬来一张椅子坐了下来,与其交流。
吴丽婷感觉到杨某的无奈和沮丧,没有急着安慰,而是跟她聊起了家庭和儿女。

图片

开展叙事护理服务,倾听患者心声
杨某说,自己5年前做过手术,去年肿瘤复发,恰逢女儿大学刚毕业。此后,每次来医院做化疗,都是女儿忙里忙外照顾自己……
同样作为母亲,吴丽婷理解她的这种心情。“大姐,孩子大了,懂得反哺,这是成长的见证,说明您把孩子培养得很优秀。”几句共情话语,让患者打开了话匣子。随后,吴丽婷介绍,早期结肠癌在经过手术和化疗后,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带瘤生存多年,“只要您放松心情、积极配合,很快就能回家”。一番开导,驱散了患者低落情绪。
“身体的疾病需要医疗技术救治,心灵的伤痛也需要被看见和抚慰。”莆田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护士长叶碧琴表示,肿瘤患者常常伴随心理创伤、身份认同危机及治疗信心不足,传统护理模式未能充分重视患者情感需求。为此,在该院护理部的指导下,今年起,他们科室探索推行“叙事护理”新模式,即通过倾听和共情患者的生命故事,帮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彰显护理人文关怀。
今年80岁的林某是肿瘤科的老病号,确诊患癌4年了。前段时间,他因一场感冒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上周五,他再次到医院化疗时,感叹自己老了没用,一度担心会因为疾病遭人嫌弃。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叶碧琴一有空就给他“话疗”,帮助他调整心态,减少无助感。渐渐地,林某脸上多了笑容。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护士拉着患者的手“话疗”,帮助他调整心态

在护士站,记者看到两份材料《肿瘤患者叙事护理操作手册》《肿瘤内科叙事护理开展方案》,内容涵盖了叙事护理方法、实施流程与进度计划等。针对初诊、治疗期、终末期肿瘤患者,由护士通过倾听、心理安抚等方式,鼓励患者以积极健康心态面对生活。
“叙事护理并非一般性对话交流,而是需要系统化的专业沟通技能作为支撑。”护士一边填写叙事护理记录表,一边向记者介绍道,平常护士开展叙事护理交流,内容也不局限于患者的日常生活话题,更侧重于引导患者系统回顾诊疗历程、深度感知身心变化、精准表达健康诉求,从而建立更具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治疗维度。

图片

护士填写叙事护理记录表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采访中,该院肿瘤内科主任许学杰表示,叙事护理的方法看似简单,但效果不一般。每天晨会交班,他们医生会预留时间倾听护理情况反馈,解病人及其家属之所忧。开展叙事护理的护士不仅发挥心理咨询师的作用,还成为患者、家属与医生沟通的桥梁。













新闻链接

3月27日,莆田学院附属医院举行叙事护理试点科室授牌仪式,为肿瘤内科、胃肠外科一区等10个叙事护理试点科室授牌,在全市率先试点,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积极探索可复制的叙事护理流程,为后续推广积累经验,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来源:湄洲日报全媒体记者 林英/文  杨怡玲/图、视频

编辑:余静  校对:林渝翔

值班主任:陈霖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3
刚开的传奇,800%爆率,1000%攻速,野怪也爆真充卡!
广告高爆传奇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