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4月2日,对等关税靴子落地,特朗普政府以不惜让美国进入经济紧急状态的方式,并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至少10%的关税,并对60个主要贸易伙伴课征更高的税率。
这也意味着,一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罕见的全球贸易战,正式开打。
对于这场贸易战,我依然看到一些研报在分析着什么“短期”、“交易”,甚至不乏头部机构。对此,我只想说:根本不必再抱有任何幻想,准备战斗!
首先,这次对等关税的加征,首先意味着美国国内法理上已经出现失控。
这是又一次对美国制度光环的祛魅教育,面对一系列不合理的现象,所谓的“三权分立”、“权力监督”已经无法制约总统。而且关税从测算到征收的流程,越是像一些朋友分析的那样草台班子,越是放大了这种失控,我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相信已经有不少朋友都看到了这次关税税率的测算有多么潦草。
在这里,我要和某些喊着“超预期”的人唱唱反调,有什么超出预期的地方呢?莫非你们真对特朗普政府有幻想?这本来就是一次意料之中的加征。早在今年春节期间,我就在《关税大战来了,请大家系好安全带》中预测了其必然性。
所以我的宗旨就是尽可能不开马后炮
而之所以能够做出这样的预判,正是从法理角度切入的。
这不仅是特朗普要兑现竞选时曾宣称的对全世界普征关税、包括对华征收税率不低于60%。也是因为在法理上他已“逆练神功”,绕开了我们耳熟能详的什么301调查、201调查、232调查,史无前例地以《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为依据,可以跳过所有的调查、听证环节,凭总统的一言堂直接收税。
一个本来是授权总统对危害国家安全的紧急事态才能采取独断措施的法案,如今居然如此偷换概念,被特朗普利用过来对全体稍微重要点的贸易伙伴扫射。
而美国无论是国会还是法院都无法制止,恰恰如上文所说的那样,美国制度已经失控,对此无需再抱有幻想。
其次,所谓“对等关税”仅仅只是组合拳中的一项,特朗普政府后续还有其他动作。
本次“对等关税”加征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酝酿,已经初露“总体战”气象。
特朗普二进宫以来,发动贸易战走的是两条路线,一是以国别为方向,从一开始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的关税征收,再到威胁欧盟、拉美、印度、澳大利亚,逐步扩散;二是以商品为单位,对于汽车、钢铝、芯片、木材、医药等都开始加征或威胁加征关税。
本图绘制于2月1日,展示特朗普上任仅10天的关税威胁图。如今再要画,箭头将根本塞不下。
在这两条主线开展的同时,其他方向也在交错威胁,“对等关税”就是以“拉平税率”破题,如今“偏师变主力”。特定领域的技术壁垒还在加强中,上周还举行了对华航运、造船的301调查,妄图征收高昂的靠港费。长和与贝莱德的港口交易也发生在此时,对此前已有《贝莱德收港:本就违反“在商言商”的总体战酝酿》一文介绍,同样聊到了“总体战”这个概念。
此外,特朗普政府还把关税威胁继续泛化,诸如逼迫他国接收移民、干涉地区冲突、强推美元结算,对于不服者都威胁加征关税,摆出了美国在任何国际问题上都可以对违逆者大打贸易战的姿态。
而这种一言不合就要贸易战的姿态,其实就是在演练美国后续配合政治目标的经济绞杀,每一次讹诈都是一次演习,最终将汇成一种横跨政治、经济与技术壁垒的新型“总体战”。
第三,看似千头万绪,但是特朗普政府的目标非常集中且赤裸裸。
本届特朗普政府已经毫不避讳他们对制造业回流的极端化倾向了,“只要把生产线搬到美国,就不会有关税”就是他们的口号。特朗普本人已经多次公开表态,将致力于对所有非美国生产的商品施加关税。
所以有如此疯狂的念头,还指望原有的经贸格局能够得到维持么?还指望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只是短期的讹诈手段么?
第四,在看似无差别扫射中,对华的子弹更多。
本次“对等关税”的加征看似覆盖了五洲四洋,但是后续这场总体战中,我们的承压将会更大一些。
首先,特朗普政府上台以来,对华加征关税已达54%,是各国被加征中最高的。中国制造的体量已经超过其他九大工业国总和,也被特朗普政府视作推动产业回流的最大障碍,自然会集火攻击。
我还记得2018年谁在掰扯“现在是中国投降最好的时候”,事实上,咱的体量早已到了,想投人家都不敢收的体量。
而这种攻击远不仅是加征关税,第二点中提到的技术壁垒、航运造船301调查、威胁贸易伙伴减少人民币结算……总之涵盖了生产、销售、物流、技术、资本,未来还将形成一系列的围堵。
未来其他国家或许还能与特朗普谈出暂时的安定,留给中国的只能是“边打边谈”,且是“以打促谈”。
第五,对于特朗普政府的讹诈,也确实没有退让的必要。
一方面,这是由于本届特朗普政府是个弹簧型政府,你弱它就强,凡是妥协的没一个有好结果的:印度、日本都在特朗普威胁发出伊始就领导人访美,各种投资礼包、关税削减承诺,如今照样被课以重税。澳大利亚长期处于对美大额逆差,还刚为核潜艇项目一次性打款5亿,饶是如此,欲求钢铝关税豁免而不得,本次还要再被普征10%新税。
更有甚者,我国台湾岛在被特朗普点名,要针对芯片征收100%关税后,台积电不顾自己只有2000亿资产规模,承诺对美投资1000亿,结果特朗普要求投资规模追加到2000亿,同时逼迫台湾扩大军费支出。
对此,赖清德专门跑到“美国商会”表忠心,说已经计划将军费支出扩大到GDP的3%,美国随即要求提高到10%,丝毫不顾这将意味着台湾财政开支的八九成都要用于军火。
在这样的铺垫下,本次特朗普在对我国征收关税时,还特别“照顾”了台湾,要课以32%的重税。
另一方面,则是特朗普政府不足为外人道也的隐忧。这也是之前多次提到的,特朗普领导的MAGA运动本质上是造反派上台,并无多少建设性的能力,所谓提高政府效率,但不敢反腐打虎;所谓促进制造业回流,但不敢触及寡头生态;所有措施都是绕着生产关系核心问题开展的裱糊。
但是特朗普政府为了上台,围绕产业、就业、收入、物价开出了大量空头支票,导致本届政府兑现压力极大。他们只能不断疯狂挑动各类议题,一边转移国内焦点,一边进行火力侦察,由此又和上文联动,谁示弱,他们就会紧追不舍,谋求战果,随后宣布自己“赢了”。
如今的白宫官网已经变身“美国赢麻网”,在类似于这种“50天赢50场”的夸张标题里,天天欲仙欲死。
了解到这个逻辑,我们就能明白,和特朗普政府过招一定要从硬从狠,不给他们输送任何能宣传自己“赢”的素材。哪怕形成僵持的局面,伴随着他们对选民的承诺无法兑现,内乱都会掀起。
此事已经开始有所端倪,特朗普政府为了维持自己在众议院的微弱优势,已经不得不撤回对众议员爱丽丝·斯蒂芬尼克担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的提名。威斯康星州法官补选,光马斯克就砸钱2000万美元,却依然败于民主党。
为鼓励选民投票,马斯克近期在威斯康星州再次派发百万美元大奖,但补选依然败北。
风正起于青萍之末。伴随着特朗普越来越多的承诺无力兑现,那些潜伏的反对力量也会不断走到台前。
个人预判,最终将会形成一场“建制美国”与“MAGA美国”——两个美国的对战,并且蔓延至整个西方,在建制派反扑的情况下,一向被认为有软骨病的欧盟与加拿大,对特朗普政府的斗争会更为坚决。
目前,这一形势尚在孵化之中,特朗普政府对此也恐怕是心知肚明,由此会形成赛跑:他们更会加速出台贸易战、科技战、金融战的绞杀,争取换回更多的“赢”,来推迟内爆的时间。
未来半年,将是这场赛跑的关键期。
而此时,一个“环美国自由贸易圈”正在日渐清晰。
|本文独家发布于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