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4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小米汽车今天的困扰,有人2年前就点明了!汽车格局有什么变化?

有一个15年前就研究自动驾驶的网友,2023年4月初,在 新.浪.微.博 写了一篇文章《2023年最惨的企业是谁?》,知 乎 网 也有转载这篇文章,文章点明了小米今天的烦恼,文章说:

赌自己能培育或招到天才,让自动驾驶实现没有安全事故而没有安全事故,除了自身车的智能驾驶优秀外,还得赌别人的车或路况是否正常(比如突然变道或刹车或停车或有不好识别的路障……)这个赌赢的概率太小了”。

他说的是小鹏汽车,然而如今,进入这个境地的,是小米汽车小米SU7在安徽铜陵高速的爆燃事故,正是自动驾驶惹的祸。常规道路,智驾没问题,遇到修路改道,却出事了!图片

如果智驾系统能读懂高速公路门框的提示牌,读取识别到是前方修路得变道,那提前减速,或是能识别路边的限速牌,按路牌降速,也就没有这事故了。

智驾系统能在116km/h的时速下,进行短距离的变道吗?即使可以,车上的人是不是受得住?

所以要避免这类事故的关键,是智驾系统对门框提示牌、路边提示牌、限速牌、变道牌等交通信息的识别与处理。 聪明的车企,估计已经加班加点进行这方面的智驾改进了。

图片

这篇文章还说:“自动驾驶还有一个大问题,法规!比如自动驾驶的车出了事故,这事故责任是车主,还是造车公司?还是车机系统公司?谁来判责?依什么判责?这些问题不解决,自动驾驶就难普及,一旦车辆发生事故,品牌形象就大受重伤”。

这文章预见了如今的争议,如果说小米公司责任吧,明明是因为车主用了智驾,才出事的。夜间行驶,智驾速度竟然高达116km/h,8分钟前就已预见了潜在风险,竟然没有主动减速。3秒之内接管车辆,即使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也难以97km/h的速度进行短距离变道吧。

图片Deepseek给出的速度与生存率的关系数据

好的智驾系统,应该能保障安全,即使是由人驾驶的状态下,也应该能避免碰撞的发生。即使是人握着方向盘开车,智驾系统也应该可以进行减速或转弯的操控,以避免碰撞事故。而不是二选一(要么是智驾系统操控车辆,要么是驾驶人操控车辆)。

说小米公司有责任吧,小米公司只说是“端到端全场景智能驾驶功能”,在最正规的场合,没有说小米汽车“达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图片

从很多网友维护小米的形势看,小米成为世界前五的车企是非常可能的。汽车格局不会变化:

一、还是越来越多的人买电动车,外国也一样;

二、还是越来越多的人用智驾。各家车企着力于对智驾系统的提升改进,或许有的人近期不信赖小米的智驾系统,但有的人还是会相信华为小鹏比亚迪的智驾。当然,没宣布达到L3级别之前,还是要看路、做好随时接管的准备;

三、价格战没有结束,蔚来为生存而降价(蔚来的科技与设计实力,维持不了高价、实现不了高销量,这是残酷的事实),理想也会降价,小鹏也会降价,零跑也降价……都要抢在小米产能不足、车款不全之前,抢够足够多的信赖用户、形成有利润能良性运作的企业。

图片

现在车企,除了华为深度合作的四界,出路就是争当汽车界的OPPO、VIVO,即使苹果华为小米再火,认可OPPOVIVO的人买新手机还是会选择OPPOVIVO。

不然,当小米产能足够高、车型足够全的时候,如果没有足够多信赖用户群体的车企,根本没有活路。因为人们打算买车的时候,根本想不到它,更别谈买它了。小米的营销太强了,一些躺平的传统车企根本竞争不过。图片

四、品牌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喜欢实惠实用的买五菱,喜欢新潮体验的买小米、小鹏、理想、四界……谁买品牌销量低的车?不担心售后没保障吗?

五、汽车产业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过去很多城市有汽车产业,小车企也可以生存,所以汽车产业让可以促进更多的城市经济。但随着汽车品牌集中度越高,有车企的城市经济发展欣欣向荣,而没有车企或汽车产业失势的城市将往往不如意。

比如哈尔滨的哈飞汽车,如今怎么样?哈尔滨这些年的GDP增长怎么样?你现在还能看到哈飞汽车吗?图片

昆明南宁贵阳,都是落后地区的省会,为什么近几年贵阳的GDP增速最好?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贵阳有吉利奇瑞、忠辉特种车、长江货车四个整车厂,贵阳还有吉利发动机厂、比亚迪电池厂、比亚迪云巴厂、宁德时代电池厂……而南宁引进的哪吒汽车不乐观;昆明,没销量好的乘用车整车厂。

所以,昆明未来几年的GDP增速将都不乐观(GDP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合肥、常州招到几家整车厂,所以近几年经济发展欣欣向荣,未来几年也将GDP增速很好。

你怎么看?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