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35

评论

22

47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饭店监控惊现亚硝酸钠,执法部门开出首张“非现场执法”罚单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59字,阅读需6分钟

1.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在一家饭店的实时监控画面中发现了禁止使用的食品添加剂亚硝酸钠。

2.由于及时发现并控制住了亚硝酸钠,该包1000克的亚硝酸钠未被使用。

3.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已针对此事件对当事人进行警告,并在线上完成从监管到立案再到处罚的整个过程。

4.目前,闵行区已有3996台智能摄像头被装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覆盖2168户餐饮服务单位。

5.“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不仅提高了监管效能,还降低了企业合规经营成本。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图片

图片

饭店实时监控画面的左下角,一袋放在冰柜和饮水机夹缝里的绿色包装物引人注目。敏锐的监管人员倒查历史记录,在3月21日10时46分26秒看清了包装上的产品名称:亚硝酸钠!

这是餐饮服务单位禁止采购、贮存、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这些影像资料成为市场监管部门立案和作出行政处罚的依据。当事人的生产经营行为不符合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要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被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警告。

这是“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全面升级后,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在餐饮服务领域开出的首张“非现场执法”罚单,从监管到立案再到处罚,整个案件均在线上完成。

图片执法人员在线调取历史监控画面。 陈玺撼摄

餐饮禁用亚硝酸钠

亚硝酸盐是一类无机化合物的总称,主要指亚硝酸钠、亚硝酸钾,外观与食盐非常相似,为白色至淡黄色粉末或颗粒状,味微咸,易溶于水,很容易被误认为食盐,误用可能造成巨大危害。

摄入亚硝酸盐达到0.2克至0.5克时可导致中毒,摄入量超过3克时可致人死亡。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这次发现的亚硝酸钠,包装标称净含量是1000克,如果被经营者误用,单次添加量就可能超过3克,食品安全隐患巨大。

所幸发现及时,该包亚硝酸钠未被使用。经营者表示,这是之前经营户留下的东西,一直扔在角落,没有注意到。

需要说明的是,亚硝酸钠是我国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可在腌腊肉制品、酱卤肉制品、西式火腿、肉灌肠等8类食品中添加,最大使用量为0.15克/千克,可以防止鲜肉在空气中被逐步氧化成灰褐色的变性肌红蛋白,使肉制品保持鲜红色泽,还能抑制肉毒芽孢杆菌。

然而监管部门发现,相比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亚硝酸钠用量的食品生产环节,餐饮环节食品添加剂的管理水平较差,过量添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且不同于食品生产环节,餐饮环节一般没有添加亚硝酸盐的必要性,因此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明确,餐饮业不应采购、贮存、使用亚硝酸钠。

如果该标准得到严格执行,能够通过限制亚硝酸钠进入餐饮环节来排除经营者误将其当作食盐使用的风险。

图片食品生产环节使用的亚硝酸钠。

不再“一个个查”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按照传统的监管模式,要第一时间发现并控制住亚硝酸钠,难度很大。

梅陇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坦言,严格遵循日常监管的规范流程,一个上午能线下检查六七家食品经营户已是多数监管人员的极限,“有些经营者的加工制作过程集中在两三个小时内,不在这段时间去检查,饭店里的人都休息了,很多检查项目根本无法落地,这种餐饮行业的特点对监管方式提出了挑战。”

“在智能摄像头面前,监管人员可以同时检查不少于4家经营户的加工制作实况,解决了传统监管方式只能‘一个个查’等痛点。”闵行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经营科科长耿雪菁介绍,目前,结合“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闵行区已有3996台具备图像识别、通话等功能的智能摄像头被装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已覆盖2168户餐饮服务单位,重点覆盖小型社会餐饮、农村办酒、单位食堂、养老机构、社区食堂等高风险餐饮服务单位。

“互联网+非现场执法”的另一大功能是追溯。“在许多问题的现场取证上,以往的监管执法容易滞后。我们接到举报赶到现场,很可能找不到蛛丝马迹。监管执法的依据主要依靠举报人拍摄的照片、视频等。”耿雪菁表示,现在,通过回看监控记录,就能找到确凿证据,并将行政执法文书在线送达当事人,实现了证据采集、预警、监管介入的同步。

图片闵行区市场监管局“无感监管”指挥大厅,监控实时画面居中,两侧是随时可查阅的经营主体信息及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系统。 陈玺撼摄

降低合规经营成本

记者4月3日在闵行区市场监管局的“智慧监管·云中心”内看到,执法人员正在通过智能摄像头呼叫一家小饭店的后厨。

实时画面中,三位配菜员均未佩戴帽子,并将一瓶疑似洗洁精的塑料瓶放在了原料操作台上。听到呼叫后,该店在3分钟内就完成了整改。

从发现到整改,总共不到5分钟,而按照传统监管方式,检查人员在商场内等待电梯到另一家检查对象那里的时间都不止5分钟。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副局长赵卫峰表示,探索无感监管、透明监管等新的监管手段,是对监管效能的提升,更重要的是,最大程度降低企业合规经营成本,让企业能集中精力用于经营活动。

八合里潮汕牛肉火锅万象城店负责人表示,过去的现场执法检查,一次至少20分钟,饭店要派人全程陪同,还容易引起现场消费者的紧张或怀疑,“说不影响生意是不可能的”。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后,执法干部没来过现场,在线监控到轻微的问题或隐患,会第一时间打电话来提醒指导。

这让经营者普遍认为,虽然“互联网+明厨亮灶”并非强制要求,但确确实实能帮到他们。只要看得到实用性、觉得被激励到,经营者都愿意让后厨更“透明”。

图片执法人员可以随时在线检查,提醒经营户及时整改,画面中,饭店后厨工作人员正将蓝色的帽子戴上。 陈玺撼摄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1:20
0元!0元!0元!豌豆数理思维,锻炼孩子逻辑思维!
广告豌豆数学思维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