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墨关税博弈升级:特朗普“对等关税”背后的三边角逐

图片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对中国部分商品加征“对等关税”,税率最高提升至45%,涉及电子、新能源和机械制造等领域。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关税调整明确基于《美墨加协定》(USMCA)框架,但对墨西哥网开一面,并未同步加税。

这么一来,问题就来了:特朗普不是一直痛骂USMCA“史上最糟”,甚至指责墨西哥抢走美国就业吗?为什么又在加税时,唯独给墨西哥留了口子?这不仅让中美贸易战更激烈,也让中国企业的“墨西哥通道”成为一个耐人寻味的变量。

特朗普的“矛盾哲学”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自2024年重返白宫,特朗普对USMCA的抨击从未停歇,称其让美国“流失百万岗位”。但真刀真枪干起来,却始终对墨西哥"手下留情"——汽车钢铝关税仍维持25%,甚至对部分零部件免税。这般“雷声大雨点小”,实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图片

美国对墨西哥的爱恨交加:

1. 供应链绑得太紧,割不断

墨西哥已成为美国近岸外包(Nearshoring)的核心枢纽,2024年,美国38%的汽车零部件进口来自墨西哥。对墨西哥加税,等于直接给底特律的汽车厂“断供”。特朗普再怎么强调“美国制造”,也不敢拿整个产业链冒险。特朗普若对墨加税,势必冲击美国本土制造业,导致汽车生产成本上升、供应链受阻,甚至影响通胀走势。

2. 政治现实:不能砸自己票仓

得克萨斯、亚利桑那等边境州的制造业高度依赖墨西哥。对墨西哥加税可能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工厂裁员,直接冲击当地就业市场。而这些州是共和党的关键票仓,特朗普政府在推动贸易保护的同时,也必须权衡选民利益,避免伤及自身支持基础。

特朗普的逻辑很清晰:表面上对USMCA怒气冲冲,实际操作上却得小心翼翼,确保美国经济不受伤。

中国企业的“墨西哥突围”?

这次关税调整,无疑对中国出口商是个坏消息,但也给了一条侧面突破的路——墨西哥。

根据墨西哥经济部2024年季度报告及行业调研,中国企业通过IMMEX计划(出口加工制造业计划)进入墨西哥、再转口至美国的商品总值约400亿美元,涵盖光伏组件(180亿美元)、电子元器件(150亿美元)和纺织品(70亿美元)等领域。

图片

这个计划的好处在于:只要在墨西哥加工增值35%,就能绕开“原产地限制”,以墨西哥的身份出口美国,享受低关税甚至免税。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2024年报告中明确提及了这一路径,虽然美国海关2024年发布《进口合规指引》明确加强审查,美国监管趋严,但实际执行存在弹性空间,至今并未采取实质性封堵措施。难道是美国监管的"选择性失明"?很可能是美国政府也不想一刀切,默认让墨西哥成为缓冲地带,避免供应链“脱钩”太过剧烈。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这意味着什么?只要操作得当,“墨西哥通道”或许依然是一个可行的方案。

墨西哥的“双面绣”表演:在中美间走钢丝

在特朗普宣布加税之前,墨西哥政府已经开始对华商“下手”了, 墨西哥“清理行动”中,中国商品屡屡“中招”:

墨西哥“清理行动”时间线(2024-2025)(不完全统计)

2024年12月:市场端清查

• 12月12日:索诺拉州埃莫西约市——查获100万件非法商品,价值1.5亿比索。

• 12月17日:墨西哥城“义乌商贸城”——查获26万件商品,价值7500万比索。

• 12月17日:科阿韦拉州萨尔蒂约市“顺丰商店”——清查中已收缴3.5万件商品。

• 12月26日:下加利福尼亚州恩塞纳达市——查获300万件商品,价值3.2亿比索。

2025年1月:供应链审查

• 1月2日:杜兰戈州——查处3家亚洲人经营的超市,收缴300万件商品,价值3.5亿比索。

2025年3月:物流通道和企业清理

• 3月3日:墨西哥经济部与税务管理局联合行动,3家涉嫌走私的公司被永久停业,涉案金额150亿比索。

• 3月5日:墨西哥城潘塔科海关——查扣中国商品,金额3亿比索。

• 3月18日:墨西哥政府查扣1200辆中国电动自行车,理由涉及违规进口和税收问题。

2025年4月:IMMEX模式打击升级

• 4月1日:墨西哥政府整治IMMEX计划企业,查扣商品金额240亿比索,对出口加工、转口贸易带来直接影响。

图片

墨西哥官方的说法是“例行检查”,但从时间点来看,这更像是给美国的一个交代。数据也能说明问题:2024年,墨西哥对美国的出口增长了23%,总额达58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这意味着,墨西哥正加速填补中国对美出口减少后的市场空缺。

我们认为墨西哥的算盘是这样打的:

 • 对中国企业保持合作,因为供应链离不开中国制造;

 • 对美国释放善意,证明自己是“合格的贸易守门人”。

这也是为什么,墨西哥一边高调“清查”义乌贸易城,一边又悄悄欢迎中国制造业投资。

 

中企如何破局?本土化+合规化双管齐下

面对美墨协同监管的压力,中国企业不能再只想着“走捷径”,而要调整策略,更深度地融入墨西哥市场。

1. 强化本土化布局

• 在墨西哥设厂,直接生产符合USMCA标准的产品,彻底规避关税风险。

• 与墨西哥企业合资,利用墨西哥品牌进入美国市场,增强合规性。

2. 合规数据管理

• 采用区块链溯源,确保供应链数据透明,以符合墨西哥日益严格的审核要求。

• 优化IMMEX操作,精准满足增值要求,规避“突击检查”风险。

3. 布局“墨西哥+东盟”双跳板

• 结合RCEP协议,把部分供应链转移到越南、印尼,形成“墨西哥+东盟”的双通道,降低单一市场的政策风险。千万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

 

结语:博弈远未结束

特朗普的这波“精准加税”,本质上是在中美脱钩和供应链安全之间做权衡。他既不能完全摆脱“中国制造”,也不敢轻易和墨西哥翻脸。

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墨西哥市场的机会依旧存在,但不再是单纯的“避税天堂”,而是一个需要长期经营的战略市场。未来三年,如何在合规框架下找到最优生存策略,将成为中国企业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