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娃转发朋友圈倒贴4万|14岁追星党被假警察骗走1.5万|大学生兼职竟成诈骗帮凶...这些不是电影剧情,是真实发生的诈骗陷阱!
律师+心理专家联袂支招👉防骗游戏化指南👇
✅7-12岁:启动"理性脑训练计划"
(案例:用超市采购模拟财务决策)
✅13-18岁:设置48小时冷静期
(转账前需完成家庭解密任务)
✅全家必修:反诈剧本杀
三个重要防骗方法
1️⃣ 零花钱分账管理
(开通儿童专属数字钱包,限额可见)
2️⃣ 建立"转账通关密语"
(示例:转账前需对暗号"菠萝炒西瓜")
3️⃣ 每周家庭案情复盘会
(角色扮演被骗/反杀过程)
律师杨恩雄划重点:
"这些话术一出现立即报警🚨"
✔️"未成年人操作会导致封号"
✔️"配合调查需验证资金"
✔️"转发朋友圈领红包"
防骗资源库
🔹12348青少年法律援助专线
🔹国家反诈中心APP童声版
🔹《明星签名陷阱》动画短片
北师大张教授揭秘:
"孩子被骗≠蠢!是理性脑还没上线"
✅10岁前感性脑已成熟
✅25岁理性脑才发育完全
✅防骗要像教骑车:先装辅助轮
遇到以下情况怎么办?
A.游戏送皮肤要扫码 B.网友借钱买专辑
评论区留下你的应对之法👇
更多详细信息请前往腾讯育儿查看:刷短视频被骗数万、兼职推销险犯罪,家长如何引导青少年反诈防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