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DOTA2玩家来说,护国神翼wings,既是西恩dota的荣耀,同时也是我们的意难平。Wings 战队于 2016 年 TI6 上的夺冠堪称传奇。他们凭借独特的战术风格,不按常理出牌却又精妙绝伦,在赛场上披荆斩棘,最终捧起冠军盾,成为中国 DOTA2 的荣耀之巅。可令人疑惑的是,自那之后,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为何再难出现像Wings 一样风格鲜明、成绩斐然的战队呢?
从人才培养体系来看,Wings 时期的选手发掘更像是 “野蛮生长”。当时电竞环境尚未如今这般成熟,许多选手凭借对游戏的热爱和天赋,从民间脱颖而出。例如跳刀跳刀等选手,他们在天梯等平台展现出超凡实力后被战队挖掘。如今电竞行业虽蓬勃发展,但人才选拔却趋于模式化。多数战队依赖青训体系,从固定的渠道挑选年轻选手。这固然能保证一定的人才质量,却也限制了选拔范围。一些拥有独特游戏理解、不在常规培养路径内的选手难以崭露头角,导致战队风格同质化,难以出现像 Wings 那样极具创造力的队伍。
战术创新层面,Wings 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源于战术的大胆创新。他们不拘泥于传统的战术套路,时常拿出令人意想不到的英雄组合和打法,让对手防不胜防。反观当下,赛事的激烈竞争使战队更倾向于采用经过验证、相对稳定的战术体系。教练和战队管理层为了成绩,不敢轻易尝试过于激进的战术创新。而且,赛事版本更新频繁,战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适应版本强势英雄和打法,无暇深入探索新战术。这使得战术发展陷入一种 “保守循环”,各战队打法相似,难以出现突破常规的战术流派,自然也就难以孕育出像 Wings 这样以战术创新为核心竞争力的队伍。
俱乐部运营模式也是关键因素。Wings 战队内部氛围独特,训练都在网吧里,选手之间关系紧密,如同兄弟,对游戏的热爱是他们前进的最大动力。在决策上,团队相对民主,选手们能充分表达自己对游戏的理解和想法,这为独特战术的诞生提供了土壤。现在许多俱乐部商业化程度过高,过于注重成绩带来的商业利益。在选手管理上,采用较为严格的企业化管理模式,这虽然有助于提高纪律性,但也可能压抑选手的个性和创造力。同时,俱乐部在人员配置上,过于依赖教练的战术安排,选手自主性发挥空间有限,难以形成像 Wings 那样独特的团队文化和战术风格。
再者,外部环境也在变化。国际 DOTA2 赛事竞争愈发激烈,欧美、东南亚等地区的战队不断崛起,他们在战术理解、选手培养等方面逐渐形成自己的优势。中国战队面临的外部压力增大,在与国际强队的对抗中,部分战队开始模仿对手的成功经验,而不是坚持自身特色的发展。并且,国内电竞舆论环境也对战队产生影响,一旦战队成绩不佳,舆论压力便会铺天盖地,这使得战队在追求成绩的道路上更加谨慎,不敢轻易冒险尝试新风格、新战术。
中国 DOTA2 战队想要再次诞生像Wings 一样的传奇队伍,需要在人才培养上拓宽渠道,挖掘更多 “野生” 选手;在战术上鼓励创新,摆脱版本束缚;俱乐部调整运营模式,平衡商业与竞技;同时,舆论环境也应更加包容,给予战队尝试新事物的空间。如此,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能再次见证一支风格独特、称霸世界的中国 DOTA2 战队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