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在寅还是逃不掉“青瓦台魔咒”?为保尹锡悦子,韩政府不择手段送他吃牢饭?

AI划重点 · 全文约1153字,阅读需4分钟

1.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因涉嫌受贿被检方传唤,其女文多惠的受贿案被升级调查。

2.与此同时,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在视察庆尚北道山火灾情时遭袭击。

3.尹锡悦弹劾案宣判在即,保守派阵营试图通过清算文在寅转移公众对经济低迷、权力滥用的不满。

4.然而,文在寅案的法律困境与政治动机仍充满变数,可能导致韩国政坛更加撕裂。

5.韩国政治亟需制度性改革,以打破清算循环,但短期内保守派的策略可能加剧社会撕裂。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28日至31日,韩国政坛接连发生震动性事件。

前总统文在寅因涉嫌受贿被检方传唤,其女文多惠的受贿案被升级调查。图片

与此同时,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当天在视察庆尚北道山火灾情时遭袭击。

尹锡悦弹劾案宣判在即(4月4日),保守派阵营试图通过清算文在寅转移公众对经济低迷、权力滥用的不满,但这一策略能否奏效,仍充满变数。

文在寅作为韩国政坛“清流”的代表,卸任后归隐田园的形象深入人心,但其始终未能摆脱韩国总统“青瓦台魔咒”的阴影。

此次检方的指控,不仅牵涉其家人,更被质疑为政治迫害。

政治清算的历史轮回:青瓦台魔咒的延续

韩国政坛素有“清算前任”的传统,这一现象被称作“青瓦台魔咒”。文在寅的前任朴槿惠因“闺蜜干政”案被判22年,李明博因贪腐获刑17年,而文在寅本人因特赦朴槿惠一度被视为“破咒者”。

图片

然而,尹锡悦政府上台后,对文在寅的追责动作频发,从“去核电政策滥用职权”到“遣返朝鲜渔民”事件,再到此次其女受贿案,保守派试图以司法手段削弱其政治影响力。

这一循环的本质源于韩国政治制度的缺陷。总统权力高度集中,但卸任后缺乏制度性保护,加之党派对立尖锐,新政府常通过打击前政权巩固自身合法性。

图片

文在寅执政期间推动司法改革,削弱检方特权,却因此与尹锡悦(时任检察总长)结怨。尹锡悦上台后,检方成为其“政治工具”,文在寅成为保守派转移矛盾的靶子。

文在寅案的争议焦点:法律困境与政治动机

检方对文在寅的指控围绕其女文多惠展开。

文多惠前夫徐某在泰国易斯达航空任职期间,被指通过“特殊关照”获取2.23亿韩元(约111万元人民币)薪酬,检方认为这是航空公司实际控制人李相稷(文在寅任命的公职者)向文氏父女行贿的“间接证据”。

图片

然而, 检方需证明文在寅直接干预徐某职位安排,或存在明确利益交换,但至今未提供直接证据,此类间接关联难以构成受贿罪。

政治博弈与未来走向:韩国政坛的十字路口

若弹劾通过,韩国将提前大选,但保守派缺乏有力候选人;若弹劾驳回,尹锡悦仍面临朝小野大、经济颓势的困局。

李在明二审无罪后,成为下届总统热门人选。

其遇袭事件凸显政治暴力加剧,但也为其赢得同情票。

图片

文在寅若被定罪,将重创共同民主党士气;若脱罪,则进一步暴露保守派的政治操弄,加剧民众对青瓦台魔咒的反思。

长远来看,韩国政治亟需制度性改革。总统权力制衡、检方独立性保障、党派和解机制的建立,是打破清算循环的关键。

然而,短期内,尹锡悦政府的“孤注一掷”可能使韩国社会更加撕裂,甚至影响半岛稳定。

结语

文在寅案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是韩国政治文化的缩影。

图片

青瓦台魔咒的根源并非玄学,而是权力垄断与制度缺陷的必然结果。

若韩国无法摆脱“复仇政治”的泥潭,即便尹锡悦或李在明上台,也难逃历史轮回的宿命。

这场风暴的终局,或将决定韩国未来十年的政治底色。

参考资料

环球网:《韩媒:韩国检方以涉嫌受贿指控传唤前总统文在寅接受讯问》

央视新闻:《李在明在视察山火灾情时受到袭击》

联合早报:《针对闺蜜干政案和受贿案 朴槿惠判刑20年罚180亿韩元》

新华社:《韩国前总统李明博因贪腐被判17年》

澎湃新闻:《法检两大干将互搏,文在寅的司法改革趟入“深水区”》

取材网络,谨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