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1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雷军遇到创业以来最大危机,小米汽车如何破局?智能驾驶的出路在哪里?

3月29日晚,在安徽铜陵高速上,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发生严重交通事故,车祸后车辆起火,造成车上3人不幸身亡。这事一出,立刻在网上炸开了锅。这也成为雷军创业以来遇到的最大危机。面对这起悲剧,小米汽车和雷军该怎么破局?智能驾驶的未来又该何去何从?

小米SU7车祸:智驾到底有没有背锅?


事故发生在3月29日晚上10点多,一辆小米SU7标准版在高速上行驶,时速116公里。事发时,车辆正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由于路段在施工,正常车道被路障封闭,车辆改道至逆向车道。就在这时候,智能驾驶系统检测到障碍物,发出减速警报,接着驾驶员接管了方向盘,但仅仅过了1秒,车辆就以97公里的速度撞上隔离带水泥桩,随后起火。

图片

事后,小米官方发布了一系列声明,称车辆起火并非“自燃”,而是撞击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同时,雷军也表态,对遇难者深感哀痛,承诺小米会全力配合调查。然而,家属对小米的说法并不满意,质疑智驾接管时间太短,2秒钟根本来不及反应。而且家属还指出,车辆碰撞后车门打不开,疑似锁死,导致乘员无法逃生。更让人气愤的是,家属称小米方面迟迟未与他们正面接触,觉得小米在冷处理。

智能驾驶惹的祸?这锅有点重

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智能驾驶到底靠谱不靠谱?尤其是这个2秒接管时间,真的够吗?要知道,人在突发状况下的反应时间其实很短,一般在0.2到0.3秒之间,但这只是脑子反应过来,还要手脚操作呢。而且高速行驶的车惯性大,速度快,要在2秒钟里完成转向、制动,真的挺难。


图片

智能辅助驾驶不是自动驾驶,这个得分清楚。L2级别的NOA功能只是辅助驾驶,不是完全无人驾驶。它的本质是帮你减轻部分驾驶任务,遇到复杂情况,还是得驾驶员接管。这次事故恰恰就反映出这个痛点:车主开上智驾功能后,心理上容易放松警惕,觉得车能自动处理一切。而一旦系统发出警报,需要人接管时,大脑和身体往往还没跟上节奏,这种“智驾假象”真的挺要命。

智能驾驶的痛点,不能一味“求快”

目前,市面上很多品牌都在力推智能驾驶,但有个普遍问题就是“求快”。一旦某家车企推出新的智驾功能,其他车企生怕掉队,跟风上线,生怕被市场淘汰。但实际上,智驾技术的发展还远远没有达到“自动驾驶”的水平,尤其是在复杂路况下,摄像头加毫米波雷达的纯视觉方案,面对夜间施工路段,确实力不从心。


图片

有专家分析,这次事故车辆小米SU7标准版并没有配备激光雷达,依靠摄像头识别障碍物,在夜间效果本来就不好,加上施工改道,车道线混乱,智能驾驶系统的误判几率大大增加。这也提醒我们,智能驾驶技术不是越快越好,而是要慢慢来,特别是在感知和判断能力上,得多下功夫。

小米汽车如何破局?公关、技术双管齐下

面对这次危机,小米汽车要想渡过难关,得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危机公关,二是技术升级。

危机公关:坦诚应对,主动沟通

首先,小米不能“捂盖子”。现在公众最反感的就是车企事故后敷衍了事、避重就轻。小米应该及时向社会公开调查进展,尤其是智能驾驶系统的技术细节,告诉大家事故究竟是系统问题还是操作失误。另外,面对家属的质疑,主动联系表达歉意,真诚沟通善后事宜,而不是通过官方声明打太极。雷总这点做得很好,主动在公共平台发声,称小米不会回避!

图片

技术升级:提高复杂场景的识别能力

其次,技术上,小米要痛定思痛,尤其是智能驾驶系统的识别能力和接管机制。不能只顾着宣传智驾多么牛,而要真正把夜间识别、突发路况感知做到位。可以学习特斯拉蔚来通过摄像头和激光雷达结合的多传感器方案,提升识别准确率。同时,优化接管机制,延长预警时间,保证驾驶员有足够时间接管车辆。

智能驾驶的出路:安全第一

智能驾驶技术是大势所趋,未来必然会成为主流,但安全一定是最核心的环节。这次事故给整个行业敲响警钟,不管技术发展多快,安全保障都不能落下。希望车企能在技术创新的同时,多想想如何把智能驾驶做得更安全、可靠。

雷军创业以来,这次危机是一次巨大考验。小米汽车要想在市场上继续站稳脚跟,就必须把用户安全放在第一位,拿出诚意和行动,真正解决智能驾驶的痛点问题。否则,再多的营销和情怀,也抵不过现实的安全隐患。


图片

最后,作为普通消费者,我们也要保持清醒。智能驾驶确实能带来便利,但不能盲目信任。开车时,不管智能系统有多强,眼睛和手都不能离开方向盘。智能驾驶不是“撒手不管”,咱得为自己的安全负责。希望类似事故不再发生,也希望智能驾驶能真正成为我们的好帮手,而不是不定时炸弹。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4
8090后泪目!奇迹MU端游复刻,4月12日登录送卓越套装
广告奇迹MU怀旧版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