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中国节·清明】市民海采:移风易俗过清明 文明祭祀树新风
春风送暖清明至,文明追思寄深情。近日,记者走上街头,采访部分市民,听听他们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缅怀已故亲人,如何过一个“绿色、文明、平安”的清明节。“清明节我最思念的就是我的奶奶,因为我从小就在奶奶的身边长大。那一辈的人吃的苦比较多,对生活也比较简朴、简约。这对我的影响还是蛮大的,我觉得传统的美德就是要简朴简约。”市民白旭说道。
“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更加想起我的外公,他已经去世很多年了,但是我时不时还是会想到他对我的一些叮嘱、小时候的一些唠叨,一些关心。她生前一直教导我,要做一个在生活中认认真真,工作中勤勤恳恳的人,所以我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也一直尽心尽责,一直坚持下去。”市民张静玉说道。清明时节,缅怀故人,寄托哀思。在今年的清明节,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以文明、环保的方式祭祀,让传统节日更具现代文明内涵。不少市民表示,过去祭祀习惯烧纸,这不仅污染环境又有火灾隐患,现在用鲜花和云上服务的方式祭祀,既环保又能表达对先人的思念。文明祭祀是每个人应尽的责任。将从自身做起,用实际行动践行文明理念。“清明节的时候,把一家人聚在一起,讲讲老人以前的事情,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传承,比单纯的焚烧香蜡纸烛更有意义,加上鲜花祭祀现在已经在我和家里人的心中根深蒂固,这个清明节我还打算自己买几朵花,在自己包装起来去墓园缅怀亲人,更能领悟文明祭祀的意义。”市民苏志翔告诉记者。
“网络祭祀也是个好方式,不受时间地点限制,还能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寄托哀思。也希望相关政府部门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文明祭祀的场所和方式。”市民汪代平说道。如今,文明祭祀观念正逐渐深入人心,这不仅有助于保护环境、消除火灾隐患,也体现了社会的文明进步。越来越多市民以实际行动践行文明新风尚,让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在传承中彰显时代特色。
记者:李文智欣
总监制:张 丽
监 制:丁 毅
编 审:彭玉曦 崔银平
责 编:岳 阳
编 辑:张韩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