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辟谣:突发心梗时用力咳嗽自救?这个动作很危险!

在面对突发心梗时,每一秒都关乎生死。然而,网络上流传的“用力咳嗽能自救”的说法,却可能将患者推向更危险的境地。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紧急辟谣:咳嗽不仅不能有效应对心梗,反而可能延误黄金抢救时间,甚至危及生命。公众必须摒弃这种错误的自救方法,学习并遵循标准急救流程,才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一、谣言从何而来?

这场谣言源于20世纪70年代一场被曲解的医学操作。当时,国外医生在心脏导管手术中,会让清醒患者咳嗽以维持血压,避免术中昏迷,这是严格监护下的应急手段。然而,这一操作被断章取义,误传为 “自救神技” 甚至 “国际认证疗法” 。

中国胸痛中心联盟2023年报告显示,尝试咳嗽自救的患者,院前心脏骤停率增加18%;因延误拨打120导致的死亡率,比及时就医者高出41%。这些数据揭示了盲目咳嗽自救的严重危害,无数人因此在面对心梗时采取了错误自救方式。

二、咳嗽为何害人?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

心梗发作时,心脏血管突然堵塞,心肌细胞会像被掐断氧气的火苗般成片死亡。此时,心脏急需“减负”,但用力咳嗽却会带来三重致命打击:

“血压过山车”

当人们用力咳嗽时,胸腔压力会急剧增加,血压瞬间飙升30%。这意味着心脏被迫加倍工作,相当于让已经“断油”的发动机强行飙车。对于已经受损的心脏来说,这种额外的负担无疑是雪上加霜。

“耗氧量暴增”

剧烈咳嗽时,心肌耗氧量会激增50%,这会加速心肌坏死。研究数据显示,咳嗽1分钟相当于快跑200米的心脏负担。在这种情况下,心脏的负担急剧增加,可能会导致病情迅速恶化。

“引爆血管炸弹”

血压的剧烈波动还可能震落血管壁上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发二次栓塞,风险增加35%。更糟糕的是,这种剧烈的血压波动甚至可能直接导致心脏破裂,死亡率超过90%。这种风险是致命的。

三、黄金急救指南:记住“三要三不要”

面对心梗,正确的急救措施至关重要。李志主任建议大家记住“三要三不要”原则:

三要

1.要立即静卧:在心梗发作时,患者应立即坐下或平躺,尽量减少任何体力消耗,甚至连说话都要避免。这是因为任何体力活动都会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重病情。

2.要秒打120:患者或旁人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明确告知“胸痛持续15分钟以上,怀疑心梗”。在选择医院时,优先选择有胸痛中心的医院,因为这些医院具备更专业的急救设备和经验。

3.要正确用药:如果患者的血压不低,可以舌下含服硝酸甘油(5分钟1次,最多3次),但切勿吞服或喝水送药。硝酸甘油可以扩张血管,减轻心脏的负担,但使用方法必须正确,否则可能无效甚至加重病情。

三不要

1.不要独自就医:50%的猝死发生在去医院的路上,因此患者绝对不能独自前往医院。等待救护车到来,可以获得专业的院前急救,这是救命的关键。

2.不要乱吃阿司匹林:如果患者误将主动脉夹层当作心梗,服用阿司匹林会加速出血,导致死亡。因此,在没有确诊的情况下,不要随意服用阿司匹林。

3.不要掐人中、拍胳膊:这些动作会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增加耗氧量。在心梗发作时,患者需要保持平静,任何加剧紧张的动作都可能加重心脏的负担。

图片

专家提醒

心血管内一科李志主任提醒:咳嗽不能有效应对心梗,及时呼叫专业医疗救助才是关键。对于心脏骤停,标准的心肺复苏(CPR)和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是唯一有效的方法。

若有疑似心梗症状,立即就医是挽救生命的最佳选择。公众应学习标准急救流程,而非尝试非专业操作。请务必遵循权威医学指南,切勿轻信网络偏方。关键时刻迅速行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

生命经不起试错,面对心梗,安静等待专业救援,远比盲目自救更重要。让我们一起摒弃错误的自救方法,用科学的方式守护生命。

湖南医聊特约作者: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心血管内一科 朱清瑶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编辑W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