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车站街道依托街道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按照“四个一”工作机制,走好“枫桥路”、破解“百姓愁”。
“一个中心”抓统领,解决“谁来管”的问题
综治中心通过统一受理、分类梳理、限期办理,实现“群众反映问题、领导干部接访、部门协调联动、矛盾纠纷处理”在中心的实战化目标。作为有着20多年的工作经历的平安社区书记李树英,充分发挥“人熟、地熟”优势,将收集到的巷道硬化、下水道改造等诉求及时反映到综治中心,均得到合理有效解决。
“一张网格”集民意,解决“为了谁”的问题
依托“微网实格”治理机制,将辖区划分为5个总网格,37个一般网格,134个微网格,网格员及时将排查发现的遗留问题,反馈综治中心,破解群众“无处说事、事跑多地、事难解决”的困境。“通过中心选派司法、城建等多方力量参与基层联动调解,让社区矛盾调处的底气更足,力量更强。”恒鑫社区网格员王景萍说道。
“一支队伍”强共治,解决“怎么办”的问题
综治中心明确由1名副书记主抓日常工作,17名中心工作人员全天候开展信访代办工作,形成“内外闭合、上下联动”的运行模式。“联合多方力量开展‘反诈、防邪教、扫黑除恶’等平安建设活动,使‘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成为常态。”车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王红霞深有感触。
“一套机制”重调处,解决“如何干”的问题
综治中心依托“三联四调一确认”工作法,通过“调判结合、法理兼顾”成功化解信访积案65件次,重点稳控人员由136人降至71人,3个多年的群体访得到合理解决,车站街道获评巴彦淖尔市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祁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