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成都市卫健委联合成都市医保局、成都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印发了《成都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工作方案》《成都市“三医”协同发展和治理协作工作制度》《成都市“三医”协同事项清单》系列文件,着力解决当前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保支付与医疗服务价格不匹配、药价虚高、监管协同不足等问题。
政策指引下,三部门将如何发力?4月3日,三部门召开成都市“三医协同”治理与政策新闻通气会,就下一步重点工作进行了解读。
医疗
建设双向转诊平台
年底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
据成都市卫健委体改政研处处长丁凯介绍,为推动“三医”协同,市卫健委将高效推进医疗卫生重点项目建设,稳步实现“群众就近就医可满足”“重点产业片区可辐射”的医疗资源优化布局、高效利用的目标。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试点,以对口支援、“双千工程”“传帮带”工程、“巡回式”帮扶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同时,加强双向转诊信息化平台建设,力争2025年底实现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全部接入。组织实施非法医美、非法代孕专项整治行动,持续深化医疗机构“三监管”运行机制,做好事前事中的防范预警和处置。落实集中整治违法违规获取医保基金三年专项行动,联合相关部门统筹监管资源、强化医保信息互通,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监督管理”长效机制。
医保
建立特例单议机制
消除创新药械使用后顾之忧
在医保方面,记者了解到,医保部门将完善支付政策,对实现人员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统一,医保结算、考核、监管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实行医保基金“一个总额付费”。建立特例单议机制,消除医疗机构使用创新药械创新技术的后顾之忧;设置中医加成指数,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我们将按床日付费管理的精神类、慢病、老年病、安宁疗护等费用纳入床日点数法付费管理,探索将康复病例纳入床日点数法付费管理。”据成都市医保局医疗保险处处长毛勇全介绍,医保局将落实“双通道”供药保障机制,在全市39家特药药店“双通道”供药及保障国谈单行支付药品和高值药品。联合开展对医疗机构现场核查及发现问题处理、统筹三医考核目标,通过部门协同提升监管考核效率。
医药
全市8000多家诊所
实现药品安全检查全覆盖
在深化药械集采协同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的主要任务是将集采药品纳入药品抽检重点,保障集采药品质量安全。会上,成都市市场监管局药品流通处副处长张军表示,2025年,将按照省药监局下达的抽检计划,将集采药品作为重点抽检品种,纳入成都市药品抽检工作方案。
而在“三医”监督管理协同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将加强药品使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今年实现全市8000多家诊所药品安全检查全覆盖,通过检查,督促医疗机构建立健全药品质量管理体系,保障群众用药安全。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将主要负责医疗机构药品购进、药品追溯、储存养护、效期管理等药事行为的监管,在发现违法违规线索依法查处的同时,也会将查处结果抄告同级卫健部门,形成监管合力。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摄影 胡瑰玮 责任编辑 罗皓 编辑 王奕然 审核 朱光泽 曹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