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4

评论

2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国际救援驰援缅甸之际,华人华侨与本土企业已开始筑起“生命防线”

AI划重点 · 全文约1728字,阅读需5分钟

1.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7级强震,华人华侨与本土企业迅速行动,成为救援前线的重要力量。

2.缅甸各族人民在灾难中展现出空前的团结与勇气,共同投入抗震救灾第一线。

3.缅甸华人华侨青年主动请缨,各大华人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全力配合政府与国际救援力量。

4.除此之外,缅甸本土企业也积极参与救援,如曼德勒昌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救出43名被困人员。

5.国际社会迅速响应,中国、泰国、印度、日本等国专业救援队驰援缅甸,与当地力量并肩作战。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2025年3月28日,缅甸中部发生7.7级强震,这场近十年来全球大陆地区最强烈的地震之一,瞬间将曼德勒等城市化为废墟。尽管国际救援力量迅速响应,但在这场灾难中,缅甸国内并非被动等待援助——华人华侨群体、本土企业与民间组织以惊人的团结与行动力,成为救援前线不可或缺的力量,用行动诠释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真谛。

地震发生后,曼德勒、实皆等地区,大家自发组织起来,有人拿出面包,有人煮了粥,还有人用垫子和被子搭起临时床铺。震后当晚,大家在街道旁席地而眠,彼此分享食物和毛毯。

图片
图片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缅甸各族人民展现出空前的团结与勇气。无论是缅族、克钦族、掸族还是其他少数民族,大家不分彼此,共同投入抗震救灾的第一线。与此同时,缅甸华人华侨青年主动请缨,仰光/曼德勒云南会馆、各大华人基金会、民间公益组织全力配合政府与国际救援力量,在物资调配、伤员救治、灾民安置等各个环节高效协作。

图片
图片

地震发生后,缅甸川渝总商会迅速响应,在中国驻缅大使馆和缅甸中国企业商会的统一部署下,于3月28日紧急启动救援响应,全面开展“3.28缅甸地震救援行动”。

4月1日,缅甸中华总商会赈灾队伍携大批赈灾物资抵达实皆省地震灾区核心地带,全面展开物资发放与灾民安置工作。

同样的,云南会馆、福建同乡会等灾区社团也紧密联系,做好救援队抵达后所需救援车辆等物资及翻译、场地驻扎、志愿者服务等工作。

缅甸湖南商会秘书长李建军在地震中亲历房屋倒塌,随后迅速投入救援工作。他协调岳麓蓝天救援队入境,并联合其他商会募集资金、物资,建立多个互助群,优先保障华人聚居区的安全。

曼德勒的玉石批发商、中餐馆业主等企业主不仅提供物资,还利用本地资源协助疏通道路,确保救援通道畅通。例如,新长城酒店、Win ster酒店等华人聚集地的救援行动中,本土企业主主动提供场地与设备,协助定位被困人员。

此外,缅甸华人企业还承担起国际救援队的对接工作。中国公羊救援队、云南医疗队等抵达后,当地华侨志愿者全程陪同,协助翻译、导航和后勤保障,极大提升了救援效率。

除了各个商会之外,缅甸本土企业也架起了救援桥梁。包括曼德勒昌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在内,曼德勒当地很多公司以及个人都迅速加入救援工作中。在救援过程中,曼德勒昌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投入30多个人,一台挖机和对讲设备,与其他救援力量一起,在曼德勒一栋倒塌的楼前展开救援,经过差不多8个小时,他们一共救出43名被困人员,之后又迅速转移到其他地方救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此外,曼德勒当地的玉石商人梅振刚与江西商人谭先生等人,在地震后第一时间联合河南老乡权泰峰、张总等人组成临时救援队,配备安全帽、反光背心等装备,在倒塌的酒店废墟中展开搜救。他们通过手机铃声定位到被困的华人赵女士,并成功将其救出送医。中原饭店老板娘张娟虽经营餐馆,仍坚持为受灾同胞提供免费餐食,并发动捐款筹集药品,甚至因目睹同胞受困而哽咽失声。

在通信中断、高温酷暑的环境下,华人社群通过微信群协调资源:味东南餐厅提供免费便餐,天合酒店发放水与泡面,广兴隆商家开放仓库存放物资,足球场成为临时避难所……这些自发的互助网络,成为灾民生存的重要支撑。

尽管缅甸官方救援力量受限于设备与经验,但民间自救行动填补了关键空白。

缅甸目前极为炎热,灾区日间气温高达40度,大量罹难者压在瓦砾下已发出尸臭,有缅甸华人自发组成救援队,背负喷雾器和消毒剂,对废墟以及灾民安置点进行消毒,防止爆发疫情。

从4月1日至4月10日,时间午间1点至下午5点,地址39条街,80条街,2号中学分校内,针对有困难的患者,曼德勒青年医生组织帮忙义诊。

4月3日义诊点位置:一、39条街,80条街,2号中学分校;二、马哈穆尼寺阿南达走廊附近;三、盛班街区;四、皇城北侧酿戈街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场地震既是悲剧,也是人性的试金石。当国际救援队星夜驰援时,缅甸本土的微光已照亮废墟。它提醒我们:在全球化时代,灾难救援需要国际协作,但本土力量的觉醒与参与,才是抵御危机的根基。

缅甸地震的阴霾尚未散去,但华人华侨与本土企业的自救行动已为世界提供了珍贵范本。他们用汗水与泪水证明:在灾难面前,每一个个体的勇气与集体的协作,都能成为穿透黑暗的光芒。而这,正是人类文明最坚韧的底色。

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救援行动中,国际社会的迅速响应同样令人动容。中国、泰国、印度、日本等国的专业救援队携带先进设备驰援缅甸,与当地力量并肩作战。

缅甸华人华侨与本土救援者深知,国际力量的支援极大地弥补了本地资源的不足。正如一位参与救援的华侨志愿者所言:“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世界与我们同在。”

⛺️🏥中国国际救援队在30条72/73建立了临时医疗救治点!请尽量广泛地通知当地受灾民众!

⛺️🏥တရုတ်နိုင်ငံတကာကယ်ဆယ်ရေးအသင်းသည် လမ်း30၊72/73 ကြားတွင် ယာယီကုသကယ်ဆယ်ရေး စင်တာ တည်ထောင်ထားပါသည်။ ဒေသခံဘေးအန္တရာယ် ကျရောက်နေရသူများအား အကြောင်းကြားပေးရန်အသိပေးသည်။ကျေးဇူးတင်ပါသည်။

《转发》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