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移风易俗育新风 文明花开满山芳华——通城县尖山村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

本报记者 丁伟 通讯员 皮伶丽

掌上咸宁报道

干净整洁的马路,错落有致的房屋,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初春时节,走进“全国文明村”通城县五里镇尖山村,一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阡陌巷弄间处处绽放着“文明之花”。

近年来,尖山村紧紧围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将移风易俗作为重要突破口,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扎实工作,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让小村庄焕发文明新气象。

图片

村规民约,“约”出文明新风尚

“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事不办,控制宴请的规模,次数和档次,请客桌数控制在10桌以内,车队数控制在6辆以内,不搞隆重仪式……”3月27日晚,尖山村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屋场会,通过面对面宣讲,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将文明新风的理念送到百姓家中。

针对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近年来,尖山村通过建章立制,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常态畅行,立起新风正气。

图片

为此,该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等形式,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理事会成员由村组干部、各村小组长组成。完善党员干部红白事报备制度,理事会成员全程介入红白事办理,帮助群众算好“经济账”“明白账”,按照章程约定的标准、流程、仪式,实施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跟踪,实现有专人管事。村委会每年对红白理事会工作进行评议,营造“移旧俗、除陋习、尚科学、倡新风”的良好社会氛围。

与此同时,充分发扬、建立制度保障机制,组织开展“全民参与修订村规”活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积极完善“四会”群众自治组织章程,将彩礼、礼金、婚期、殡期、宴席等倡导性内容纳入红白理事会章程。

这些规章制度的发布,正悄悄改变着这个村落的精神面貌。

“以前家里办个红白喜事,那可真是劳民伤财,光酒席就得摆上几十桌,花费不少钱不说,还累得全家人够呛,现在好了,有了移风易俗的号召,大家都开始简办,既省钱又省心。”村民王玉华笑着说。

村党支部书记王双全表示,《移风易俗倡议书》《村规民约》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自律标准,它凝聚了村民的共识,促进了村庄的和谐发展,通过广泛宣传和严格执行,让村民们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了整体素质。

积分超市,“攒”出文明新风貌

“做志愿活动能攒积分,还能兑换物品,以后我要多参与。”日前,在尖山村“积分超市”,通过积分换得日用品的张大娘开心地说。

图片

2022年4月,尖山村“积分超市”正式运行。“积分超市”秉持着积“文”成“分”、助推乡风文明建设的原则,引导村民从身边力所能及的好人好事做起,让道德观念深入人心。

为形成长效机制,该村成立专门的小组进行日常管理,实行一月一评分、一月一兑换,以此激励村民积极践行移风易俗,自觉参与志愿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孝老敬亲、团结邻里、美化庭院等文明行动获取积分,对辱骂他人、违背公序良俗等5种情形实行扣分制,年度积分倒数的,取消当年度福利。凭借积累积分兑换肥皂、洗衣粉、卫生纸、雨伞等日常生活用品。

“现在大家都想着怎么能多挣点积分,去兑换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做这些好事不是为了积分,而是觉得这是应该做的。”村民王玉华说。

“看到别人因为做好事得到了认可和奖励,我们也想向他们学习,为村庄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村民吴远洋坚定地说。

在“积分超市”的激励下,尖山村涌现出了一大批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道德的内涵,成为村民们学习的榜样。

王双全表示,“积分超市”通过积分兑换物品的方式,让乡风文明建设变得可量化、可操作。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点一滴积累积分。这种方式不仅调动了村民的积极性,更让他们在实践中体会到乡风文明建设的价值和力量。

自“爱心积分超市”成立以来,已累计向群众兑换2万余元生活物资,积分制让文明实践有了“分值”,村民的付出有了“价值”。

模范典型,“孕”育文明新风采

遭受重大家庭变故的吴群英,自学中医理疗和护理技能,照顾久病卧床的丈夫,6年不离不弃,用大爱和温情终于唤醒了“植物人”丈夫;毛红芬照顾瘫痪在床婆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始终任劳任怨在生活上毫无怨言……在尖山村最近的一次道德评议会现场,村民吴群英、毛红芬等人的事迹让众人动容。

这些发生在家门口的感人故事,正在通过“先进典型评议会”的传播,转化为滋养乡风的清泉。

图片

为深化乡风文明建设,尖山村建立起“月月有评议、年年树典型”的工作机制。每年八月举办的先进典型评议会,由村民代表、党员和乡贤组成评审组,通过“群众推荐+入户核查+公开票选”三道程序,从多个维度评选模范人物。从带领村民致富的党员先锋到侍亲至孝的好媳妇,从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到倡树新风的文明家庭,每个典型都是村民投票产生的“精神标杆”。

精心评选出的这些先进典型,成为村庄文明建设的标杆。村民们纷纷表示,先进典型评议会不仅评选先进,还对一些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评议和批评,起到了很好的教育和警示作用。

“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以先进典型模范促进文明乡风建设为基本原则,以道德评议会为主要工作抓手,积极推动乡风文明建设。这些先进典型的树立,不仅提升了村民的素质,还改变了陈规陋习,促进了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王双全说。

随着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尖山村的文明乡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如今,红白事大操大办的旧俗悄然退场,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尚已成共识;往日的邻里纠纷逐渐淡出视野,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互助友爱的温情在巷陌流转……从移风易俗到守望相助,从文化浸润到德化人心,一幅以诚立身、以礼相待、以俭养德的乡村文明新篇正在青山绿水间徐徐书写。

责编:聂莹颖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