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成立至今,沃尔沃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最安全的车;现在,我们正运用这些经验,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电动车。”
这是2023年5月,骆文襟(Jim Rowan)以沃尔沃汽车CEO兼总裁的身份,首次来华时所讲。
没想到,2025年4月1日,沃尔沃突然宣布,骆文襟卸任。董事会已任命哈坎·萨缪尔森(Håkan Samuelsson)为CEO兼总裁,且明确规定任期为两年。
59岁的骆文襟被董事会一脚踢出CEO办公室,而接棒的竟是74岁的「退休老干部」萨缪尔森。这是一场「前任复仇记」吗?
要知道,三年前正式骆文襟顶替萨缪尔森,以汽车圈的门外汉的姿态上位,正式掌舵沃尔沃汽车。没想到,如今后者杀了个回马枪。
骆文襟,何许人也?
骆文襟曾在黑莓、戴森拥有两段金光闪闪的履历。2012年-2017年曾担任戴森集团首席运营官,2017年-2020年担任戴森CEO,而在此之前,骆文襟曾任黑莓公司的首席运营官。
当年李书福力排众议,空降这位科技圈的精英,本指望他复刻戴森吹风机的黑科技奇迹,结果却一拍两散。
在此次人事变动中,李书福对继任者萨缪尔森给予了高度评价:“我们非常高兴欢迎哈坎·萨缪尔森重返首席执行官之位。哈坎带领沃尔沃汽车度过了最具变革性和价值创造能力的十年之一。”而对卸任者骆文襟仅礼貌性地表示了“感谢”。
何以如此呢?
2024年,沃尔沃全年销量为76.34万辆,同比增长8%,创历史新高;总收入微增0.2%至4,002亿瑞典克朗(约为3004亿元),首次突破4,000亿大关。营业利润同比增长12%至223亿瑞典克朗,净利润增长13%至159亿瑞典克朗。经营现金流增长11%至474亿瑞典克朗,全年净现金流转正为11亿瑞典克朗。
这对于当今的汽车行业来说,骆文襟治下的沃尔沃交出一份亮眼的「量增利稳」的好成绩。
拆分来看,沃尔沃在欧洲市场销量增长25%,达到36.97万辆,BEV/PHEV占比高达65%,EX30一度成为欧洲最畅销纯电车型之一。
但是,2024年,沃尔沃在中国市场销量仅为15.64万辆,同比下滑8%,创下近五年最低纪录。销量占比从2023年的22.3%降至20.5%。面对中国新势力的围剿,沃尔沃表现得力不从心,其主力车型XC60、S90等终端优惠已经远超10万元,可还是没有改变中国市场失守的被动局面。
2021年沃尔沃IPO时市值230亿美元,骆文襟上任三年后只剩70亿,蒸发超66%。其旗舰电动车EX90从2023年底跳票到2025年10月,理由从激光雷达调试扯到软件安全优化,可被戏称跳票界的诺贝尔奖得主。
相比中国新势力一年迭三代的效率,沃尔沃EX90实在太拉胯。如果说,EX90 2023年发布时还属领先,那么到2025年10月,估计它只能算平庸中的平庸了。
当然,真正让李书福耐心耗尽的,大概率还是骆文襟试图“去吉利化”。
2023年8月18日,沃尔沃汽车宣布重大人事变动。担任大中华区销售公司总裁四年的钦培吉被解职,官方称其“寻求外部发展”, 接任者为原日本区总经理裴马丁(Martin Persson,中文名潘松鹤,瑞典籍)。并且,潘松鹤直接向全球首席商务官安伯扬(Björn Annwall)汇报,而非此前向亚太区总裁袁小林汇报。袁小林虽保留亚太区总裁头衔,但管理范围收窄至政府关系、与吉利控股战略合作等非销售核心业务。
钦培吉被离职,袁小林被边缘化,这被视为是一场瑞典嫡系的夺权计划。大中华区销售负责人直接向瑞典总部汇报,强化总部对中国市场的直接干预。
随后,作为吉利强势干预,宣布被离职的钦培吉重新入职吉利。
仅4个月后,2023年12月,沃尔沃再次宣布人事变动:潘鹤松调任亚太区(除大中华区外)商业运营负责人,而中国本土高管于柯鑫接任大中华区销售公司代理总裁,向袁小林汇报。大股东吉利镇压了这场职业经理人对大股东的叛乱。
老将萨缪尔森是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最忠实的CEO,其任期从2012-2022年共10年。萨缪尔森在任期内既推动沃尔沃品牌复兴(2013年扭亏为盈,销量增长3倍),又通过技术反哺吉利(如成立中欧汽车技术中心CEVT及领克品牌),并在2021年成功推动沃尔沃在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上市,市值一度达230亿美元。
李书福选择“老将”萨缪尔森回归,既因其熟悉吉利和沃尔沃体系,也隐含通过人事调整强化控制权与创新效率,以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不过,其任期明确为两年,也说明萨缪尔森只是过渡性人选,主要作用是稳住局面和传帮带。沃尔沃或许已经在物色和培养下一任CEO,他会是谁?
有观点认为,当软件定义汽车成为主流,年轻人要的汽车产品,不再是沃尔沃一样的「安全」,而是「好玩」的体验,你认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