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肉牛产业“牛”气冲天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坚持把肉牛产业作为全市的核心产业来抓,聚焦打造“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按照“一中心、三园区、五基地”总体布局,通辽市加快建设现代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不断推动肉牛产业从全国地级市数量第一向综合效益第一跃升。目前,肉牛种群规模持续扩大,品种质量稳步提升,综合效益不断改善,肉牛种质资源、品种改良、养殖规模、交易数量、服务体系等多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地级市首位。

图片

通辽市科左后旗伊胡塔牛市上万头牛等待交易。张珠海摄

产业数据显示,2024牧业年度,通辽市牛存栏395.5万头,同比增长2.5%;年内牛出栏155.3万头,同比增长8.9%;肉牛屠宰8.85万头,同比增长44.1%。农业农村部发布的“中国肉牛基因组选择指数”前100名中通辽占26头,“中国肉牛选择指数”前100名中通辽占20头,“中国乳肉兼用牛总性能指数”前100名中通辽占11头,“华西牛基因组估计育种值”最高个体达到全国最高值302.06,年推广前100名种公牛冻精112万支,种公牛遗传育种推广综合水平全国第一。随着第十七届全国牛业发展大会的成功举办,“通辽牛肉”品牌价值达到279.15亿元,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

2025年,通辽市围绕建设“全国肉牛产业第一重镇”目标,坚持“反弹琵琶”发展思路不动摇,聚焦养殖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管理数字化、营销品牌化四个关键,深入实施精深加工提升、市场营销拓展、农企利益联结、供应链金融、数字赋能、标准化养殖、良种繁育推广、“留优保母”八项重点工程,推动前后端统筹发力,做大精深加工,做活市场销售,做强育肥屠宰,做优饲养繁育,做好垂直整合,力争优质肉牛存栏达到400万头、出栏150万头、育肥50万头、屠宰加工15万头、牛肉产量30万吨,肉牛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0亿元,推动产业增加值、附加值“双跃升”,实现从卖肉牛到卖牛肉、从卖牛肉到卖牛肉食品的“三级跳”,让肉牛产业真正成为富民强市产业。(赵晓亮、张琪)

来源:通辽市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