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首个女总统梦碎!玛丽娜·勒庞被判有罪,政坛震动

AI划重点 · 全文约2124字,阅读需7分钟

1.法国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袖玛丽娜·勒庞在涉嫌挪用欧盟公款一案中被判有罪,被判处4年监禁及10万欧元罚款。

2.勒庞被即刻禁止在未来5年内竞选公职,这意味着她将不能参加2027年法国总统大选。

3.美国总统特朗普评论称这“是一件大事”,并将勒庞面临的法律困境比作他重新掌权前所面临的起诉。

4.然而,欧洲范围内不少右翼党派的领导人向勒庞发出声援,认为她将赢得上诉并成为法国下一任总统。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法国原本有望在2027年迎来首个女总统,但如今,随着关于玛丽娜·勒庞案审判锤的落下,似乎已无希望。当地时间3月31日,法国右翼政党“国民联盟”领袖玛丽娜·勒庞在涉嫌挪用欧盟公款一案中被判有罪,被判处4年监禁(2年缓刑、2年戴电子手铐在监外执行),并处以10万欧元罚款。她还被即刻禁止在未来5年内竞选公职,这意味着勒庞将不能参加2027年法国总统大选。勒庞愤怒谴责判决是个“政治决定”,称“这项决定完全违反了法治”。

图片
美国总统特朗普评论称这“是一件大事”,并将勒庞面临的法律困境比作他重新掌权前所面临的起诉。特朗普说,“她被禁止参选5年,而她是领先的候选人。这听起来很法国”。亿万富翁、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批评法国法院的判决是“滥用司法体制”。马斯克称,“这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就像针对特朗普总统的法律攻击一样”。在欧洲范围内,不少右翼党派的领导人向勒庞发出声援。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在X上用法语表示:“我就是玛丽娜!”荷兰自由党领导人海尔特·维尔德斯发文称,他确信勒庞会赢得上诉,并将成为法国下一任总统。“我们不会被吓倒……全速前进,我的朋友!”意大利副总理、政党联盟“北方联盟”领导人马泰奥·萨尔维尼在X上发文写道,“那些害怕选民评判的人经常寻求法院的保证。在巴黎,他们谴责玛丽娜·勒庞,并希望将她从政治生活中剔除”。BBC评论称,在许多欧洲国家,国家司法体系似乎陷入了社会严重分裂和相互猜疑的新时期,这导致“民粹主义政客”和他们的批评者之间展开拉锯战,双方都指责对方利用司法机构保护自己的政治利益。
图片
在政治场域,政治人物获罪总是会带来各种联想。许多人会认为贪腐罪名只是幌子,完全为了掩盖真实目的。这样的阴谋论思维很有市场,但大可不必,因为它会让人陷入思维泥潭。

要说玛丽娜·勒庞的这场官司是针对下次大选的政治迫害,未免草率,因为这桩官司已持续近十年之久。早在2016年,欧洲议会就指控勒庞在2004至2016年间系统性挪用议员助理津贴,用于国民阵线(国民联盟前身)的党务支出,令欧洲议会蒙受巨额损失。此后多年,案件进展时断时续。2024年7月,法国检方对勒庞等人正式提出司法指控,直至此次宣判。以法国社会对此案的关注度和法国司法一直以来的透明度,加上欧洲议会多年来的穷追不舍,各种证据的齐备,勒庞肯定是干了坏事,而且被抓住了。

欧盟各种公款可以说是腐败高发区,在这个领域栽跟头的政治人物不算少。尤其是小党挪用欧盟资金用于国内政治活动更是相当常见,所以法院并非单独针对勒庞和国民联盟,现任法国总理贝鲁所属的党派同样深陷于挪用欧洲议会议员活动资金的诉讼。

2022年,捷克前总理巴比什也因为涉嫌诈骗200万欧元的欧盟补贴而走上法庭。2023年1月9日,巴比什被判无罪。但在当月底的捷克大选中,巴比什不敌彼得·帕维尔。虽然捷克人普遍觉得巴比什逃过了应有的法律制裁,但巴比什仍认为自己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这单官司和背后的政治迫害。

相比巴比什,玛丽娜·勒庞争议更大。1968年出生的她,父亲是“国民联盟”前身“国民阵线”的领导人、今年1月去世的让-玛丽·勒庞。1986年,玛丽娜·勒庞就加入父亲领导的国民阵线。2011年1月16日,她“女承父业”,成为国民阵线第二任主席。2018年,国民阵线易名国民联盟。在执掌国民阵线后,玛丽娜·勒庞与父亲渐行渐远。她试图改变国民阵线此前的种族主义和反犹太形象,以争取更多选民,父亲老勒庞的言论却往往造成负面影响(比如认为二战时纳粹的种族主义屠杀只是“历史的细枝末节”,成为维希伪政权执政者的贝当元帅不是“叛国者”)。2015年,这对父女公开决裂。

图片

玛丽娜·勒庞曾三次竞选法国总统,均告失利,但支持率始终在走高。她主张的摆脱欧盟、欧元和申根区控制,“法国人优先”政策,在法国有不少拥趸。

这次审判是否掺杂政治因素,注定“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可确认的是,即使玛丽娜·勒庞立刻提出上诉,以法国相当缓慢的司法效率,加上判罚即日生效,且在上诉期间也持续有效的规定,她很难摆脱这个不利局面,在2027年法国大选前实现胜诉的可能性不大。

图片

在欧美“右翼共振”的大背景下,勒庞一案肯定会影响法国的政治局势。国民联盟近年来发展迅猛。2024年法国国民议会选举,国民联盟获得142席,是目前议会中席位最多的单一政党。勒庞的政治主张并非完全荒唐。她反对无节制接纳外来移民,主张法国人的身份认同,恰恰契合了法国社会的“政教分离”世俗化原则和对治安的担忧。她强调贸易保护,抵制欧元,也是基于法国的衰退和高失业率。

至于勒庞一直声称要脱离的欧盟,其制度设计早有缺陷。在其一体化制度设计里,贯彻了共同边界与人员自由流动,却没有统一的难民和移民政策,以至于各自为政,甚至互相推诿。自由开放的欧洲价值观当然没错,但当下欧洲仅仅拥有多元价值观和丰沛人道主义,却不具有与之匹配的机制和能力。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机制和能力的欠缺动摇着人们的信心,玛丽娜·勒庞等欧洲右翼政治人物恰恰在这个氛围中崛起。

图片

但即使如此,也不意味着右翼政党将在未来占据更大的政治舞台。二战后启动的欧洲一体化进程和多元化价值观,以及柏林墙倒塌后的全球化经济进程,已深入几代人骨髓。“疑欧主义”久已有之,但法国要做到勒庞主张的一切又谈何容易?比如脱离欧盟,并不天然意味着法国会变得更好,因为出口降低、劳动力成本上升都是可以预见的代价。作为欧盟最重要的国家之一,法国在欧盟所获得的利益也是任何理智政治家无法放弃的。

从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恐袭危机到眼下乱象,欧洲一体化进程确实波折重重,但欧盟、欧元区和申根协定都是人类文明的巨大成果。勒庞确实可以成为失意者的代言人,但如果仅仅是情绪宣泄,并不意味着美好未来。


iWeekly周末画报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