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加强文化联系:荷兰与中国签署全新谅解备忘录


4月1日(星期二),中国与荷兰正式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MoU),以深化两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该文件旨在支持艺术交流、合作与互学互鉴。基于已有联系,该谅解备忘录将促进新项目的开展、机构间的合作,以及为艺术家、学者和文化专业人士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

图片



签署仪式

图片
图片


本次备忘录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与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大臣布鲁因斯(Eppo Bruins)共同签署,体现了中荷两国政府对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高度重视。


通过签署这一文件,他们确认了未来四年持续推进文化合作的意愿。备忘录涵盖的主题包括:文化遗产合作与研究、视觉艺术与摄影展览交流、数字文化、设计、建筑与陶瓷、表演艺术以及电影等领域

图片


荷兰教育、文化及科学大臣布鲁因斯表示:



“今天,我们签署了一份重要的文件,这不仅将支持我们的文化合作,更将进一步加强这种合作。在瞬息万变的世界中,艺术能够将人们凝聚在一起,激发创新与自由思考,并启迪变革。通过这份谅解备忘录,我们为中荷文化合作注入了新的动力。”



图片


中荷文化

此次签约建立在两国长期文化交流的基础之上。为此,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孙业礼率小型代表团专程赴海牙访问。并在访问期间深入了解荷兰文化,参观了博物馆以及闻名遐迩的郁金香花田。


荷兰人口约1800万,文化产业丰富多元。从伦勃朗、维米尔到梵高,荷兰艺术家对世界艺术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如今,荷兰以当代设计、可持续建筑以及享誉全球的博物馆闻名。

图片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 ©ANP / Peter de Jong


荷兰文化重视开放性、创新性和精湛技艺,这些特质同样与中国文化相契合。两国在贸易和知识交流方面拥有悠久的历史。17世纪,荷兰受中国青花瓷的启发,结合本地工艺,发展出闻名于世的代尔夫特蓝瓷。如今,两国在艺术、文学、设计和电影等多个领域持续开展文化交流。例如,荷兰建筑师的作品已成为广州和北京的城市天际线的一部分,而在鹿特丹,由马岩松带领的中国建筑事务所M.A.D.正负责Fenix移民博物馆的建设。


图片

CCTV 来源:OMA

©Philippe Ruault

图片

Fenix 来源:M.A.D.



本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为持续合作提供了框架,鼓励文化与创意领域的专业人士交流思想、建立联系。通过加强文化对话,中荷两国不仅巩固长期友好关系,更为艺术合作创造新的机遇。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3328只股票诊断结果已更新,输入代码,查看你的股票
广告老卢说财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