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班的传承
作者 | 王芬芬
“我文化水平不高,讲不出文绉绉的话,但雷锋有句话我很喜欢:‘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我们的岗位虽小,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现在我把这句话也送给你们。”这是长江作为新兵第一次参加班务会时,杨班长说的话。
刚下连,长江就被分到了驾驶班,成为了一名驾驶员。从小对汽车感兴趣的他,看着车场里的“大家伙”,格外兴奋。
“注意力集中,转向慢一点!”一遍、两遍、三遍……当其他战友都通过了考核,在一旁休息时,一根又一根被车身撞倒的限位杆,给了长江“当头一棒”。看着副驾驶上杨班长严肃的表情,他紧张极了。
“调整一下状态,在心里好好琢磨琢磨要领。”看着杨班长离开的身影,长江搓了搓汗湿的手心,倍感失落。
不一会儿,杨班长回到了驾驶室,从怀里掏出了一本泛黄的《雷锋日记》说道:“‘斗争最艰苦的时候,也是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学技术要有耐心有毅力,这本书是我的新兵班长送给我的,你拿去看看吧。”
“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长江一页页地翻看《雷锋日记》,不禁感叹从苦难中成长起来的雷锋,竟写出那么有生命力的文字。
“班长,我想周末再去练练车。”雷锋的故事让长江心里涌起迎难而上的勇气,他主动找到杨班长。从那以后,杨班长只要有空就去训练场看长江练车。那段时间,他进步很快。
时光悄然流逝,长江凭借着精湛的驾驶技术,走上了班长岗位。当他坐上副驾驶的位置,开始指导新同志训练时,看着一张张青涩的脸庞,他想起了自己最初的模样。那天,长江在驾驶室和新同志聊了很多,说起了杨班长,说起了雷锋,说起了那本对他影响很深的日记。
微风漫过车窗,翻动着驾驶室里那本泛黄的《雷锋日记》,日记在大家手中传递,驾驶班的传承日记也在继续书写……
本期主播 简介
张敏
一名文艺战士,热爱播音主持。用话筒讲述军旅故事,用心灵传递军营声音。
温 馨 提 示
欲了解“喀喇昆仑卫士”
宣传要点提示或投稿
请登录军区党委机关网
融媒体投稿综合管理平台
总监制:张新辉
监 制:孙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