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1

评论

收藏

1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亩产值过万元!睢宁这个村要发财了!

3月31日,清晨七点,
露珠还挂在叶尖,
睢宁县李集镇徐厂村的
500亩菠菜田里已热闹起来。

图片


村民们弯着腰穿梭在田间,
镰刀划过嫩叶的“沙沙”声此起彼伏,
嫩绿的菠菜逐渐堆成小山。

今年,这片菠菜地亩产约6000斤,
绿油油的叶片下藏着村民们的“财富密码”。

图片


订单农业,让农户吃下“定心丸”



图片


村民陈继花戴着草帽,动作利落地将割下的菠菜整整齐齐地码成一堆一堆。

“早上七点多来,干到下午能割七八百斤,一天稳稳挣70多块。”她抹了把额头的汗,笑容里透着满足。

和陈继花一样,周边近百名村民边打包、装车,边唠家常,成了乡村振兴最鲜活的注脚。

图片

图片

不同于传统农业的粗放模式,徐厂村的菠菜从播种之初就带着“市场基因”。

我们和农业公司签了订单协议,每斤0.9元的保底价,公司还派技术员全程指导。”徐西组组长杨绪超指着田埂边等待装运的货车介绍。

订单模式让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亩产3吨的菠菜,扣除1400元成本,净利润可达4000元

可观的收入,让很多观望的村民跃跃欲试。





一田两收,亩均年销售收入过万



在徐厂村的农业版图里,菠菜只是特色种植产业的一角。

秋收红薯、春收菠菜的轮作模式,让土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

图片

“红薯藤能肥田,菠菜茬口紧,种完正好赶下季红薯。”杨绪超蹲下身抓起一把肥沃的土壤,黝黑的脸上泛着自豪。

这种“一田两收”的智慧,既规避了连作障碍,又让亩均年销售收入超万元




暮色渐浓,满载菠菜的货车驶出菜地,
田埂上规划明年种植的讨论声愈发热烈。

图片

从“看天吃饭”到“订单生金”,
徐厂村用一片菠菜叶
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活水。



图片

记者 | 冯威 通讯员丨赵鹏

编辑丨苹果

一审 | 李璇

二审丨丁科

三审丨仝勋

监制丨刘砾

总监制丨鲁晓波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