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研究中国艺术,并行万里路,在艺术实践中探索。经长期的探索,我心中逐渐出现妙悟,在作品中出现神韵。我把西方的色彩和中国的神韵熔化在作品中。神韵在中国诗词中最为丰富。我在诗词中追寻画的意境,画的神韵。”
——罗工柳
艺术家肖像
在20世纪50至70年代,中国第三代油画家以承前启后的历史担当,在技法革新、教育奠基与精神表达领域铸就了里程碑式的艺术成就。其中,罗工柳作为中国油画本土化实践的先驱者,凭借其深厚的艺术造诣与前瞻性的教育贡献,成为推动中国油画现代化转型的关键人物。
1958年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教师合影(左起:董希文、许幸之、吴作人、罗工柳、艾中信)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及建院核心参与者,罗工柳深度参与了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体系的奠基工程。他不仅在绘画技法上融贯中西,达到精深的艺术境界,更在艺术教育领域倾注毕生心血。其开创性构建的“写实基础与民族美学融合”教学范式,通过主持文化部油画研究班及创立中央美院油画系罗工柳工作室,培养了大批卓越油画人才,为中国油画事业构筑起完整的人才梯队。
罗工柳
《地道战》
1951年作
布面油彩
148×178cm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征集邀约
现当代艺术部二十周年庆典拍征集中
现当代艺术部线上拍卖常年征集中
20TH ANNIVERS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