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遇见光·追寻光】“育”践文明 回归本真 ——官渡区东站实验学校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六度”特色

编者按: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精神底色,更是一方水土的温暖注解。近日,中国文明网发布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拟命名名单,官渡区6家单位、1家校园、1户家庭入选。他们以行动诠释文明,用奉献传递温度,或扎根基层服务民生,或深耕教育润育桃李,或弘扬家风凝聚大爱,共同绘就了官渡区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动图景。  


从今天开始,“昆明官渡发布”微公号将推出专栏【遇见光·追寻光】,深入挖掘他们的先进事迹,凝聚向上向善力量。让我们走近这些“文明标杆”,感受榜样力量!

Thumbplayer Poster Plugin Image
播放
下一个
打开循环播放
00:00
/
00:00
倍速
3.0X
2.0X
1.5X
1.25X
1.0X
0.75X
0.5X
语言
多音轨
AirPlay
0
静音播放中,点击 恢复音量
画中画
网页全屏
全屏
error-background
你可以 刷新 试试
视频信息
1.33.6
播放信息 上传日志
视频ID
VID
-
播放流水
Flowid
-
播放内核
Kernel
-
显示器信息
Res
-
帧数
-
缓冲健康度
-
网络活动
net
-
视频分辨率
-
编码
Codec
-
mystery
mystery
-

按住画面移动小窗

X




图片

图片


香樟树下,放飞梦想;本真赋能,桃李芬芳。生命,在这里茁壮成长;文明,在这里生根发芽。

官渡区东站实验学校位于官渡区金马街道昆东社区,始建于1964年,拥有61年办学历史。2016年更名为“昆明市官渡区东站实验学校”,举办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学生2500余人,教职工173人。全校师生共同践行“做‘始发生命智慧’的本真教育”的办学理念,努力实现“成为有温度和深度的自己,成就有高度的人生”的育人目标。


      


思想道德建设好  思政教育有力度

图片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学校探索建立并实施了党建支撑——课题引领——理论教育——文化熏陶——网络创新——实践育人——综合评价的“七位一体”思政育人模式,努力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通过课程教研一体化、队伍建设一体化、课内课外一体化,螺旋上升、循序渐进地绘制中小学思政育人“同心圆”。学校还构建了“善本德育”体系,以丰富多彩的“五节四礼”活动(科技节、艺术节、文化节、体育节,阅读节、入学礼、成长礼、青春礼、毕业礼)作为德育工作的主要抓手,结合每周的国旗下微展示、主题班队会,深入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爱国主义”“学雷锋志愿服务”“生态文明”“心理健康”等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努力把有意义的活动做得更有意思,做到“月月有主题、节节有亮点、时时有创意”。在点点滴滴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慢慢沉淀,积蓄能量。思政教育入脑入心,文明之花落地生根。


2023年,学校《整体规划,学段衔接,推进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思政教育案例》入选云南省教育厅中小学校思政课典型案例。



            


班子建设带头好 科学治理有高度

图片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是关键。学校全面坚持党的领导,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积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学校党总支、行政和教代会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运行良好,呈现出风清气正、文明和谐的良好局面。学校先后被选树为云南省“云岭红烛 育人先锋”党建示范学校、昆明市首批“春城先锋育人红烛”党建示范学校、“官渡先锋示范党支部”,在官渡区教育体育局年终考核中连续五年均为“优秀”。


         


师德师风建设好  队伍发展有梯度

图片


教师是立校之本,师德是教育之魂。学校通过开展系列化研修活动和创先争优评比活动,尊重教师、激励教师、发展教师。采用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优秀教师提升工程、骨干教师打造工程、名师修炼工程四级梯度培养模式,成立第一届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方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工会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三味六一”活动(书香味、人情味、和谐味、一条寄语、一句誓言、一盆花草、一件作品、一个节目、一张合照),把人文关爱与教师成长相结合,培养了市区级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共81人,约占学校教师总人数的60%,教师队伍散发着“兼爱、修身、博学、敏思”的文明教师精魂。


            


校园文化建设好  文化育人有温度

图片


学校形成了文化立校、本真育人的独特气质。“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代代传”党建文化走廊,将学校发展历史大事记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有机融合,激励师生求真向善;2000余米的“时间轴”主题文化长廊,紧扣中小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既是校园文化、科学普及的氛围具化,更是“本真教育”的内涵延伸。学校构建了以“本真文化”为核心的“善本德育”“生本课程”“学本课堂”体系:立德树人、传承匠心,“一生一艺术特长”助力师生向美而行;爱上体育、享受运动,“一生一运动项目”保障师生身心健康;动手实践、收获成长,“一生一劳动技能”给予师生创造幸福的力量。浸润着“本真文化”,让每一个孩子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让学生做最好的我,在我最好的方面。


        


育人环境建设好  校园优美有亮度

图片


一砖一瓦皆风景,一草一木总关情。学校以绿化、美化、净化为基础,加强对各功能教室的主题文化建设,同时重点打造了科普劳动教育实践基地“东实园”“百草园”“东实坊”和“本真园”,构建了校园、家园、社园、田园“四园联动”的校本劳动育人体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探索、体验、感悟,形成校园生活新样态。浸润着书香、花香、果香,校园成为师生幸福成长的文明乐园。

2023年,学校《融通资源多措并举,让劳动教育绽芳华》被评为云南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典型案例,此外学校还上榜云南省“双减”典型案例;2024年,《四位一体,多元浸润,让美育之花绽放校园》荣获云南省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成果一等奖。




活动阵地建设好  师生成长有广度

图片


学校创新活动阵地建设,为文明校园添活力。独特的“火车、动车”造型宣传栏寓意学校继往开来、蓬勃发展。53块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墙,“东晓之声”校园广播站、校报,团队活动室,拓宽了育人渠道。清廉小讲堂、清廉小书吧、清廉小画廊,打造清廉文化特色教育阵地,让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涵养奋发向上的时代新风。学校微信公众号成为新媒体主阵地,近两年,学校开展的活动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学习强国报道等国家级媒体报道20余次,云南网、云南日报、昆明日报等省市区级媒体报道50余次,宣传文明,传递文明,用文明的方式影响他人,实现家校社协同育人。


图片


润物从来细无声,最是坚持能致远。多年来,学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九年一贯制一体化发展为特色,先后被评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全国知识产权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全国青少年主题教育读书活动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校园”“云南省绿色学校”“云南省教科研实验学校”“首批昆明市现代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平安校园”“昆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昆明市中小学优秀校园媒体”“昆明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学校”“昆明市青少年科学工作室”。


同心掬得满庭芳,文明花开满园春。学校将以创建全国文明校园为契机,在“东实”这片沃土上,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厚植文明之根;不断创优校园环境,汲取文明养分;持续强化师资队伍,培育文明硕果;生动践行五育并举,绽放文明之花,做有温度的教育,让教育回归本真!




二审:李   伟   终审:赵元良

编辑:杨富洪   责编:栗   莉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