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去年7月麦肯锡那份火遍全球的报告吗?说的是未来10年世界消费的风口在哪里,而结论就是未来全球消费市场,就靠3类人撑着,退休老人、单身贵族以及中产阶级。
麦肯锡这份报告,确实很专业,但放在国内,情况可能得改改。咱们的中产呢,听着月入过万比较风光,可实际上,车贷,房贷、教育、养老一算下来,口袋里剩的就不多了,哪还有闲钱去消费?所以,未来这十年,中产消费这块儿就别指望了,等啥时候债务消化完,购买力才能真正复苏。
那么,未来十年谁才是消费主力军呢?白发老人和单身群体,他们一个对应富人经济,一个对应穷人经济,一个为了活得舒服,一个为了活下去。
先说退休老人这一块,他们手里有钱,舍得花,活得那叫一个滋润,你瞅瞅现在,老年旅游团火的不行,三四百块西安三日游、七八百海南五日游,年轻人舍不得,老人可乐呵着呢。
尤其是1962年到1975年出生的“新老人”,他们可是吃遍了时代的红利,从改革开放到加入WTO,从房地产热再到互联网+,他们可是每个节点都没落下,现在,他们的口袋里鼓鼓囊囊的,就算没赚上大钱,至少能混上一套房子和一些存款。再不济,现在退休了,养老金那也是稳稳当当的。
在江浙沪那些发达地区,退休金过万不是梦,二三线城市的银发族,退休金都高达4700元。而且啊,这些人还没债务,每个月发的钱就是净赚。所以,人家那生活态度,跟咱年轻人相比,那是一个天一个地,朝气蓬勃得很!
有句话不是说了吗?财富基础才是消费的动力,新老人手里有钱,花钱那叫一个大方,平均年开支2.6万,比上一代老人高出40%。别的不说,小县城的麻将馆里,全是六七十岁的面孔,别看人家这么闲,搞不好一个月几套房收租呢。
事实上,很多行业已经看到银发经济的潜力了,纷纷开始布局。就说那短剧市场,你知道吗?微短剧用户群体中,40岁以上的占了一半,这些大爷大妈们,买菜时挑三拣四,为了看50岁保姆嫁豪门、60岁奶奶变霸总,一个月几千块的充值,眼都不带眨一下的。
而现在,老龄化已是大势所趋,就连上头也开始重视起了银发经济,各种政策那是一个接一个,就是要激发富人消费市场,释放新老人的购买力。
有人说了,这银发经济无非就是医疗护理、家政保姆老一套吗?能怎么提振经济?其实啊,这些新老人身体倍儿棒,吃喝玩乐才是他们的主打歌,所以老年大学、老年棋牌室、老年舞蹈团、夕阳旅游啥的,那都是大商机。
当然了,这银发经济,说白了就是富人经济,所以咱得盯着城里的退休老人,他们才是消费的主力。至于农村老人,两三百元退休金,他们的重心还是为了活下去。
说完新老人,咱再来看看单身族,有人说了,现在到处都在喊着消费降级,这类人群怎么刺激经济?其实啊,降级是不假,但降的是结婚生娃的那批人,他们身上压力大,挣的钱大都还债去了,要再赶上降薪裁员,哪还敢花钱?
可单身群体那就不同了,这些人没有婚姻、生娃的压力,身上担子没了,挣来的钱要么不花,要么得好好犒劳自己。比如说一年来它个三五次旅游,游戏一冲就是888元,钓鱼装备、瑜伽裤、冲锋衣,一买几千块就没了。自己吃饭舍不得,可轮到宠物就得满汉全席,还要跟风换上小米SU7,你瞅瞅,这消费不就来了。
当然了,这些人单身,还真是因为钱不够,车房、彩礼,动辄就上百万,只能走上单身经济的消费之路,所以,它本质上也是穷人经济。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消费力就不行了,虽然这些单身族没什么积蓄,可花起钱来可不比“伪中产”差,说到底就是没压力呗,一个月5000元工资,吃都能把自己给撑死。
现在,单身主义那是席卷全球,光是咱们这边,2024年结婚登记的人也才610万对,比起上一年少了20%。从日韩的经验来看,不婚主义这风,一吹就停不了了,而咱们这边单身男女2亿多人,所以这穷人经济也是一个风口,大家可以从下面几个行业中入手。
首先就是硅胶产品,这市场现在火得一塌糊涂。AI一加持,硅胶产品智能化了,能陪聊、能干家务,女朋友能干的事它全能干,女朋友不能干的事它也能干。你说,有了它,还找啥对象啊?所以消费越是降级,这个产业就越是赚钱。
其次是宠物经济,韩国就是最好的例子,狗比婴儿还多,就连总统尹锡悦都跟着带头,这宠物洗澡啊、装扮啊、护理啊啥的,全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咱们这边也是一样,不婚主义盛行,这就是个朝阳产业。
还有游戏、钓鱼这些领域,穷人也能玩得起,去年国内游戏市场收入3257亿,比电影多出了6倍,黑悟空爆火就说明一切了。钓鱼更不用说了,增速远超GDP,市场规模比肩电影产业,这些都是单身经济的连锁反应。此外,平价折扣、二手买卖、职业培训啥的,这些也是赚钱的好路子,如果不想投资的话还可以做做社交电商,兼职也行,每天赚个几百零花钱很轻松。
总之啊,不管经济怎么变,总有一些行业逆境也能开花,现在经济正在转型,老龄化、单身化趋势难以逆转,接下来,甭管是找工作、买股票,还是投资理财,尽可能往这两个赛道上靠,翻身机遇说不定就来了。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就看你执行力怎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