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4月2日讯 前不久,潍坊寿光市民刘大爷驾驶电动四轮车因未保持安全车距发生追尾事故,在寿光市交警大队与中国人寿财险寿光支公司的高效协作下,从责任认定到千元理赔仅用48小时即圆满解决。这场“有温度”的事故处理,不仅展现了公共服务机构的责任担当,更让“骑行保”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这一惠民产品再次进入公众视野,成为化解交通事故纠纷、守护群众权益的重要保障。
一场事故,双重考验:警保联动跑出“民生加速度”
当日下午1时,刘大爷驾驶电动四轮车行至寿光圣城街道公园街时,因刹车不及追尾前方机动车,造成三者车辆尾部严重变形。接警后,寿光市交警大队事故处理中队5分钟内抵达现场,通过现场勘查、调取监控,迅速认定刘大爷负事故全责。与此同时,中国人寿财险寿光支公司查勘员同步启动“警保联动”响应机制,10分钟内完成现场取证,并通过“绿色理赔通道”即时上传事故资料。
“本以为要自己掏腰包赔钱,没想到保险能帮上大忙。”刘大爷感慨道。经4S店定损,三者车辆维修费用达1300元,因其投保的“骑行保”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可覆盖第三者损失,中国人寿财险在扣除免赔额后,次日即将1000元赔款支付至4S店账户。从事故报警到签署赔付确认书,全流程仅耗时48小时,创下当地非机动车保险理赔时效新纪录。
一份保单,多重守护:“骑行保”筑牢交通安全网
此次事故的快速化解,得益于“骑行保”产品设计的精准保障。作为专为电动车用户量身定制的保险产品,“骑行保”非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涵盖第三者人身伤亡、财产损失及医疗费用,最高保额达20万元,年保费仅需80元。相较于传统保险复杂的理赔流程,该产品实行“免现场、免发票、免纠纷”的“三免”服务,5000元以下小额案件可实现“即时报案、即时定损、即时赔付”。
“电动车事故往往涉及赔偿能力不足引发的纠纷,‘骑行保’通过风险转移机制,既保障了受害方权益,也减轻了责任方的经济压力。”中国人寿财险寿光支公司负责人孙慧杰介绍,自2023年与交警部门联合推广该产品以来,已累计化解类似纠纷127起,为市民挽回经济损失超50万元,真正实现了“小保险”托起“大民生”。
一次创新,多方共赢:为社会治理注入“保险力量”
在寿光市公园街社区,这起案例正引发连锁反应。“以前觉得买保险是浪费钱,现在亲眼看到老邻居靠保险化解危机,明天我就去给家里的三轮车投保!”围观事故处理的李阿姨现场咨询起投保事宜。据统计,事故处置后的三天内,寿光市各社区“骑行保”咨询量环比增长300%,显现出典型案例的示范效应。
这种转变背后,是公共服务与金融创新的深度融合。寿光市交警大队事故处理科科长王强表示,警保联动机制将保险服务嵌入事故处理全流程,既提升了处置效率,又通过经济手段引导市民增强安全意识。数据显示,2024年寿光市涉电动车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周期同比缩短60%,保险赔付率提升至92%,真正实现了“案结事了、群众满意”。
一种温度,万家安心:市民点赞背后的民生答卷
事故处理过程中,交警与保险人员并未止步于定责理赔,更通过“现场微课堂”向围观群众普及“保持安全车距”“电动车定期检修”等安全知识,现场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将事故现场变为安全教育实景课堂。
在圣城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刚办理完投保的张先生算了一笔账,“每天两毛钱,全年有保障,这比存着侥幸心理踏实多了。”随着“骑行保”知晓率的提升,寿光市电动车头盔佩戴率同步上升至89%,非机动车道违章率下降21%,保险的社会治理效能日益显现。
一场千元理赔的小案件,折射出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大文章。中国人寿财险寿光支公司通过与交警部门的深度协作,让保险从“事后补偿”转向“事前预防”,从“经济赔付”升级为“服务赋能”。当“骑行保”的蓝色保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警保联动+民生保险”的创新实践,或许正为破解非机动车安全管理难题提供着“寿光样本”。
闪电新闻记者 于刚 通讯员 孙慧杰 马瑞村 潍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