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变局中共创亚洲未来”。 3月25日至3月28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正在海南博鳌召开。
3月27日上午,论坛举办了以“构建开放世界经济:挑战与出路”为主题的分论坛。中国人民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意大利经济和财政部前部长乔瓦尼·特里亚等多位中外嘉宾就全球化的未来、世界经济秩序等话题进行了讨论。
论坛上,吴晓求分享了他对中国经济总体的看法。吴晓求表示,“中国经济今年目标是 5%左右,这是一个非常艰难的目标,我们要通过努力才能够实现。中国经济在过去取得的成就大家都看到了,但是未来我们开始遇到很多的困难。”
分享中,吴晓求给出多个主要的“困难”,包括消费需求不足、日益加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较高的债务水平和政策对留住资本的影响作用等。
吴晓求认为,近来,中国采取了很多的措施刺激消费,但消费的刺激是以收入的增长和就业稳定为前提的,“我们在这些方面遇了一些压力”。他表示,中国过去是投资推动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但当80%到 90%领域的供给出现过剩,这种增长模式就需要要调整,调整到以消费需求、包括出口拉动的模式中。
然而,若要解除人们对消费的约束,需要比较好的社会保障体系。“这要环境发生重大的变化,也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吴晓求分享道。
他还表示,如何用有效的政策实现营商环境、法治的完善,实现让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在内的企业主体有信心,实现让资本留下来不流出去,这些都是未来制约中国经济发展重要因素,也是未来改革的重要任务。
总体而言,吴晓求补充道,中国经济最新的动能是通过科技创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迭代和结构转型。目前中国政府在改善外部环境,扩大外部需求和促进消费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这需要一个过程。
(本文转自3月27日搜狐财经,欢迎关注人大重阳,新浪微博:@人大重阳,微信公众号:rdcy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