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0

评论

收藏

分享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全国第19702例 大方小伙杨晓曦用爱心为生命续航

3月28日,在贵州省人民医院观山湖分院的病房内,一场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生命接力赛正式拉响。31岁的杨晓曦成功捐献了227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为一名素不相识的白血病患者送去了生的希望。至此,杨晓曦成为全国第19702例、贵州省第536例、大方县第7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图片

在病房内,医护人员细心地为杨晓曦的胳膊接上了密闭的分离管,随着分离机的启动,红色的血液缓缓流出……在4个多小时的采集过程中,杨晓曦完成了227毫升造血干细胞的采集,医生迅速将采集好的造血干细胞放入保温箱内。

“身体没什么感觉,没有觉得哪里不舒服。”刚刚从病床上下来的杨晓曦告诉记者。

图片

十年前还在西南大学读书的杨晓曦一次偶然的献血经历让他接触了造血干细胞,他毫不犹豫地填写自愿捐献登记表,采集了血样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前不久,毕节市红十字会联系到杨晓曦,告诉他初筛配型成功,他才回想起来十年前的这个举动。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能够救人,在征得妻子同意后便做出了捐献决定。

“当时一听说可以救白血病患者,我没考虑那么多就直接去体检,赶紧安排了时间,希望手术早点成功。”杨晓曦说。

谈及为什么毫不犹豫做出决定时,杨晓曦感慨地说,小时候家庭条件差,自己也曾经得到过一些爱心人士的帮助,立志有能力了就要回馈社会。

图片

“如果自己一点小小的举动就能医治一个人,让他又能多活几十年,我觉得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杨晓曦说。

杨晓曦的善举也得到了各级红十字会的关注。在注射造血干细胞动员剂的五天时间里,大方县红十字会安排一名工作人员前往照看,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当天,两名工作人员前往慰问。

“我们每年八月份前招募40岁以下的志愿者加入中华骨髓库,为白血病患者及家庭带来生的希望和勇气。我倡议全县40岁以下的年轻人积极加入中华骨髓库,为更多患者及家庭带来生的希望。”大方县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彭良信说。


大方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何志刚  郑宜旭

编   辑:郑永扬  龙   英

编   审:杨   娟

监   制:刘仁军
总监制:刘仁军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