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特朗普近期在关税和领土扩张等方面的种种言行,美国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总裁方大为(David Firestein)指出,关税在美国不再是经济工具,而是政治工具。美国似乎正在加速破坏它自己曾经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中国反而更像是在维系稳定的一方。
中评社报道,方大为在接受专访时表示,在特朗普的关税施压下,外国对美投资似乎增加。这其实不足为奇。一些企业出于对政治现实的考量,试图“给总统面子”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们或许会做出一些宣布,但非基于经济理性。问题在于,当你人为制造关税壁垒,强行推动一国生产自己没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结果就是成本高企、市场买单能力不足。长期来看,市场会自动修正这种错误配置。
方大为表示,关税在美国不再是经济工具,而是政治工具。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25%关税,不仅违反了WTO规则,更违反了美国自己主导签署的《美墨加协议》(USMCA)。这不是在解决贸易问题,而是在表演政治强硬,并没有带来任何实际改变。
过去七年,美国的对外贸易逆差不断创新高。2024年创下历史最大逆差。关税根本没能改善贸易平衡,也没带回制造业岗位。
曾经认为美中“未解决问题”似乎对美政客更有利的方大为指出,七年来,关税政策没有任何进展,那为什么还要维持?因为对政客来说,保持“问题存在”比“问题解决”更有政治红利。可以展现自己强硬、指责对手软弱,也可以转移民众注意力。
方大为表示,中美之间在很多全球性议题上仍有合作的必要性,比如气候变化等。只要双方愿意务实合作,完全有可能实现双赢。
至于建立国际秩序,方大为认为,近十周以来,美国政府的行为更像是试图“推翻国际秩序”的那一方。从质疑北约,到提出吞并加拿大,企图接管格陵兰,重新控制巴拿马运河,甚至公开宣称“要拥有加沙地带”——这些言论和行为是极端的,也是自1945年以来最剧烈的规范挑战。
我们看到,美国正在加速破坏它自己曾主导建立的国际秩序,而中国反而更像是在维系稳定的一方。局势走向如何,还有很多问号。
从1992年到2010年曾担任美国外交官,在美国国务院任职,专长中国事务的方大为,几次获得公共服务奖和促进美中关系奖。他曾任纽约东西研究所高级副总裁,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中国公共政策中心创始主任和公共事务学院教授。现任布什美中关系基金会首任总裁兼首席执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