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
游戏
无障碍

2

评论

4

2

手机看

微信扫一扫,随时随地看

陈立武新官上任“第一把火”!英特尔将向“软件2.0”转型

AI划重点 · 全文约4191字,阅读需12分钟

1.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强调软件2.0概念,认为AI正在推动计算架构的全面变革,尤其是在云计算领域。

2.陈立武曾投资许多软件2.0初创公司,其中一些将带来真正的变革性机遇。

3.为此,英特尔将调整资源分配,聚焦AI与"软件2.0"驱动的核心业务转型。

4.同时,英特尔已与三大AI平台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定义下一代定制化x86解决方案。

5.陈立武表示,只要公司需要,他会在英特尔待下去,重振工程师文化,让整个公司都重新像初创公司一样运作。

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这几周,科技圈所有的焦点都在英特尔新任CEO陈立武(Lip-Bu Tan)身上。随着美国四大半导体公司CEO全部由华人担任(英伟达创始人兼CEO 黄仁勋、AMD 董事长兼CEO 苏姿丰、博通总裁兼CEO 陈福阳、英特尔CEO 陈立武),人们时刻关注这家公司的最新动向。
4月1日凌晨,陈立武作为公司新领导人首次公开露面Intel Vision 2025大会,在这次大会上,他阐述了其重振公司技术和制造领先地位的全面思路。
与过去欧美掌门人不同,这位CEO的演讲风格整体并非像此前发布会那样“斗志昂扬”地描绘各种绝美的“蓝图”,而是正视自己的处境,脚踏实地看待当下。

图片


软件2.0的新时代



他特别强调了“软件2.0”这一概念——AI正在推动计算架构的全面变革,尤其是在云计算领域。无代码(NoCode)、低代码(LowCode),这就是软件2.0时代。他曾投资了许多软件2.0初创公司,其中一些将带来真正的变革性机遇。
“软件2.0”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17年左右,当时特斯拉AI部门负责人Andrej Karpathy分析和推测了神经网络将如何深刻地改变开发生态。在软件2.0下,程序建模工作不再由程序员显式指定,而是使用数据训练神经网络来完成。在人类难以提取规则又数据量足够的领域,如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语音合成、自动驾驶等,软件2.0的开发方式正在逐渐占据统治地位。
简单解释,人类会生产大量屎山代码,而机器就不一样了。具体来说,软件2.0的好处是机器比人类更能维护好庞大代码,神经网络的计算更加简单(仅由矩阵乘法和线性整流函数 ReLu),对芯片更加友好,移植也更加方便(通用的矩阵乘法操作),运行时间和内存消耗常量稳定,性能匹配 / 敏捷开发更加便捷。ARK也预测,在未来的十年内,软件 2.0将会得到爆发,有更多最重要的领域将会应用,比如自动驾驶,药物研制,消费类 App等。

图片

根据陈立武的分享,AI正在重塑多个领域。虽然AI并非新技术,但如今海量数据的涌现正推动全新的学习方式、信息解读模式甚至未来预测方法的革新。这种变革已深刻影响我参与的众多企业,并渗透至日常生活——例如智能体辅助决策和自动化流程处理,这些应用正驱动超大规模创新,催生前所未有的计算需求与数据容量。同时,AI的边界正从数字领域延伸至物理世界。以仿生机器人为例,这一前沿技术将重新定义汽车制造等工业领域,开启机器人与智能系统无处不在的新时代。
从英特尔视角看,AI将带来巨大的战略机遇:英特尔将调整资源分配,剥离非核心业务,聚焦AI与"软件2.0"驱动的核心业务转型。
英特尔将采用AI驱动的系统设计,加速新计算架构平台的开发。从在Cadence的经历中,他了解到采用AI可以显著提升性能和能效达到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这需要一种根本性的转变,即改变英特尔设计产品的方式。过去,英特尔采取的是“由内而外”的方式,先设计硬件,然后再考虑如何开发软件来支持它。这种模式必须改变。未来,英特尔将从问题出发,明确需要解决的工作负载,然后反向推导,拥抱“软件2.0”的理念,即软件优先的思维模式。
行业正朝着专用硅芯片方向发展,这为x86架构创新创造新机遇。英特尔已与三大AI平台公司展开合作,共同定义下一代定制化x86解决方案。此外,目前英特尔已经开始与英特尔的工程团队深入合作,以启动这一转型,同时重新构思英特尔的产品组合,并专注于当前的优先事项,即产品和代工业务。


重视客户交流,陈立武的传统



陈立武在演讲开场就坦言:“我热爱这家公司,看着它陷入困境我很难受,我不能袖手旁观,尤其我知道自己能帮它扭转局面。在某些方面,我们确实辜负了大家的期望。我将组建一支强大的团队,纠正过去的失误,并重新赢得你们的信任。”
事实上,业界对于陈立武的上任解读不乏“临危受命”之类的词语,这是或与陈立武过去经历有关,他的确曾一手将陷入困境的Cadence塑造成行业领导者,这些经验一定是扭转现状的关键点。
在此次演讲中,他透露了许多自己过去的经历。他表示,这些年来他在华登国际做了251笔与半导体相关的投资,其中有43家成功上市,25家获得并购。这些经历为其担任Cadence公司CEO做足了准备。
当他被邀请担任Cadence CEO时,第一件事就是重塑团队文化,创造创新的氛围,并与客户建立深厚的合作关系。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见到的第一个客户就给他们打了“不及格”的评价,但陈立武并没有沮丧,而是收集了更多信息,专心倾听。客户很钦佩陈立武愿意毫不退缩地消化这种负面的信息。“客户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但你知道吗?我们对你的期望也会更高。”陈立武回忆道,“他说我是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我问了他的意见。这位客户如今仍然非常坦诚得有些残酷,但已经把我们看作一个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
而后,收购Denali、Tensilica等公司,加速设计流程,实现超过10%的营收增长。此外,积极进军系统设计领域,包括系统建模和系统分析,从而扩大了潜在市场,并开辟了新的收入来源。最终,将Cadence从个位数的低增长转变为两位数的增长,并实现了从内部无自主开发文化,到每年自主开发12到14款新产品的转变,而不是依赖外部采购。使潜在市场扩大了三倍,为股东带来了3200%的惊人回报,公司市值也因此逼近750亿美元。最重要的是,Cadence成了客户信赖的合作伙伴。
“重视客户交流”是陈立武一贯风格。2009年初,陈立武成为Cadenc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后的做法基本一致。当时,他上任不久后,就与公司客户开了上百次会议。他每次都要问的问题是:“如何评价我们公司的产品?”他也总结过自己如何带领Cadence走出困境,他认为,如果一个问题在它闪烁着黄色的时候你不解决,它就会变成一座大火山。你要在闪红之前找到症结所在。
这一次,陈立武仍然采用同样的方法。虽然这位CEO才刚刚正式上班只有两周,但已经和700多客户进行了沟通交流,可谓是雷厉风行。有趣的是,得益于他此前的经历,很多客户都对他非常熟悉。


和基辛格一样,重塑工程师文化



不知道你是否还记得,英特尔的上一任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被人称作是“技术偏执狂”,技术背景出身的基辛格是英特尔80486处理器的主架构师,同时受教于传奇“铁三角”(诺伊斯、摩尔和格鲁夫三位英特尔联合创始人,也是前三任CEO)的一位CEO。在2021年,其上任时候便提出“重塑工程师文化”。
对于陈立武来说,“重塑工程师文化”也是重要一环。
“我花了很多时间与英特尔的技术团队相处,包括许多架构师和工程师。在我的领导风格下,我亲自与他们沟通。英特尔将成为一家以工程师文化为核心的公司。我的首要任务之一是留住并吸引顶尖的工程人才,从而推动创新和增长。我希望建立一种鼓励创新、充分授权的文化。英特尔的目标是最终创造出最好的产品,并在未来成为最好的代工厂,而这需要释放工程师的力量。”
与帕特·基辛格类似,陈立武同样是技术背景,出生于马来西亚柔佛州,后来移居新加坡,并在那里长大,在南洋理工大学完成了物理学本科的学习,同时担任过几年的南洋理工大学校董,为学校提供咨询。之后,陈立武去了美国,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了核工程的研究生学位。三哩岛核事故发生后,因为爱上了“硅谷”,决定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尽管已经修完了所有课程。这些教育背景让他深刻理解了如何通过工程设计解决棘手的技术难题。
第一,倡导真正践行“初创第一天”的文化。以初创企业的姿态运作,同时保持大公司的规模,推动一些新想法,赋予工程师从内部创新的自由。
第二,简化工作方式,减少官僚主义,激发创新。在其职业生涯中,小而专注的团队能够迅速行动、积极创新,并挑战现有的竞争对手,因此他将在英特尔践行这一理念。这也将帮助英特尔吸引外部的人才。
第三,吸引业内顶尖人才重返英特尔,或加入英特尔。
回顾当初陈立武在Cadence时,他鼓励员工们分享他们的想法,以及表达他们的担忧。“我想先听到坏消息。”他曾说道:“我告诉大家,这不是你的问题,这是我们大家的问题,但你必须和我分享,这样我们才能一起解决。”而那时候,Cadence的员工们争相告诉他坏消息。从工程师到销售人员,他们都知道他热情地欢迎收到这些信息,而不会因此发怒。
可以看出,这一次,陈立武用了同样的路数,注重工程师,重整团队文化,通过各种手段让人才重新聚拢起来。甚至在现场演讲中,他还表示,你们知道我的电子邮件地址,如果你们有兴趣,随时联系我。


未来成为最好的代工厂



“英特尔的目标是最终创造出最好的产品,并在未来成为最好的代工厂。”
根据陈立武的说法,全球对芯片生产的需求与日俱增,客户需要灵活、有韧性且安全的供应链。英特尔代工在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英特尔将继续推进代工战略,以满足这些需求。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在团队方面。他会每周会与团队领导进行进展更新,并深入到工程细节中,探讨如何改进工艺技术,并向业界及时向通报最新情况。他的标准一向很高,而他也正在和团队紧密合作,了解目前的状况,明确未来的发展路径,包括加强资产负债表、提高效率、将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并扩大业务规模。
第二,在客户方面。他认为代工是一项服务业务,它建立在信任这一基本原则之上,这一点至关重要。每个代工客户都有其独特的设计方法论和设计风格,在Cadence时他便面临过这种问题,不同的客户都有自己的首选IP供应商和EDA合作伙伴。因此,英特尔将倾听客户的意见,深入了解所使用的模式识别技术、EDA工具以及IP,针对这些进行优化,以满足对性能和产量的要求。同时,他倾向于构建长期可持续的业务模式,对英特尔而言,需要两到三个非常重要的客户,以帮助提升性能表现。
第三,在Intel 18A制程方面。计划在今年下半年与Panther Lake一起开始大规模量产。他每周都会重点关注这一点,并且正在接近英特尔的第一次外部客户流片。


只要有需要,就会在这里



如果要说陈立武的这种改革是否会成功,现在来看仍然为时尚早。不过,从陈立武在Cadence过去十几年经历来看,谦逊和自律是他最大武器。
Cadence市场和业务发展高级副总裁Nimish Modi曾在2020年表示,回顾了与陈立武的全球出差过程,他指出,陈立武每晚只睡4个小时,每天早上6:30游泳30分钟,即使是在出差中。在与员工进行“深入”的会议以确定业务问题之前,陈立武总是要求提前提供PPT。陈立武会提前一两天就浏览PPT,掌握重点并记下要点。然后,在会议上,他直接提出问题,而不是让员工展示每张幻灯片。鉴于陈立武作为一名风险投资家的背景,他曾投资过许多科技创业公司,他很看重诚实。他经常鼓励企业家冒险,但前提是接受失败的风险,并且可以坦然面对。
而在此次演讲中,我们也看到了陈立武为自己制定了许多“每周要做的事”,也在短短两周内,与工程师团队持续交流。至少,这位“救世主”从未忘记过初心。
在陈立武的两端生涯中,似乎永远绕不开一个问题——会在企业中待多久。2009年,一些客户问陈立武,考虑到他不断追求的风险投资行业,他会在Cadence呆多久,陈立武向怀疑者保证,只要有需要,他就会一直担任此角色。
而在今天,同样有人问陈立武,会在英特尔待多久?他表示:“我想说,只要公司需要,我就会在这里。我对这段旅程有很强的承诺。在我的带领下,我们将在英特尔重振工程师文化,让整个公司都重新像初创公司一样运作。我会仔细倾听客户的反馈,并据此采取行动。”

· END ·


进群和电子工程师们面对面交流经验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00:39
如果你玩三国游戏一分钱都不花,那试试这款,武将全靠招募!
广告三国群英传
了解详情
评论 0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请先登录后发表评论~
查看全部0条评论
首页
刷新
反馈
顶部